與其拆雕像 不如面對歷史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美國自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疑遭警員壓頸致死後,各地爆發反種族主義的遊行示威,及後更變成縱火、搶劫等騷亂,部分令人聯想到昔日種族主義的雕像也成為民眾洩憤的對象。可是,即便拆盡所有隱含種族歧視的歷史遺跡,其作用只是一種換來短暫釋懷的「儀式」,反而只有以正確、不迴避的態度面對歷史,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近月在美國掀起的示威浪潮,已超出政治和經濟範疇,並在文化界捲起新風暴,疑似涉及種族主義的雕像、地方名甚至是電影,無一不受攻擊。連15世紀發現美洲新大陸並寫下全球化新一章的航海探險家哥倫布,其雕像也未能避過被斬首的命運。哥倫布的雕像在波士頓身首異處,維吉尼亞州里契蒙的哥倫布像則在水底溺斃,另有一個「橫屍街頭」。

英美牽旋風

哥倫布並非這場運動的唯一受害者。自美國的反種族主義運動獲跨國民眾支持後,拆雕像的風潮亦傳至歐洲,先有19世紀殘暴統治剛果的比利時君主奧波德二世(King Leopold II)之半身像被塗上紅色油漆,及寫上「我無法呼吸」的口號;後有英國17世紀「慈善」奴隸商人科爾斯頓(Edward Colston)的雕像遭拋入海底。相信這三名有份改寫歷史的人,作夢也沒想過死後會落得如此下場。

不只有民眾藉拆除或破壞雕像,發洩心頭之恨,就連政府亦以相同方式,安撫民眾的情緒。民主黨籍維州州長諾森(Ralph Northam)於本月5日表示,州總務廳應盡快將南北戰爭時期擁有奴隸的李將軍之雕像拆下,並強調設置這雕像實為不對。而據統計自2015年以來,全美已至少有138個代表聯邦國的古蹟,已從公眾視線中移除。不過即使當局有意藉此改寫歷史,實際執行上亦非易事。當2017年田納西州欲將幾個代表聯邦國的雕像移走時,當局本以為會有博物館、墓地等場所,願意這些死後才被「流放」的人,惟最終卻因體積過大而無人問津,迫使當局年花三萬美金安置和存儲。

如何評價古人?

誠然,不論是民眾或政府欲以拆雕像來疏道民憤,其作用只是一種儀式化、心靈上的短暫慰藉,難以改變植根多年的種族主義心態,而關鍵問題則落於雕像等文化裝置,是如何建構大眾的歷史回憶。即以藝術品的功能而言,雕像本身只有是一大塊由石、金屬、木或陶瓷等材料,經雕刻、焊接、模塑等工序打造而成,其意義不會在製作時便投射到人們腦海裡。反而只有待雕像完成、立名和豎立,其意義才會經人們對某段歷史的認識,重新活現出來。一如對部分人而言,哥倫布像代表的是歐洲四出征服殖民地,並使印第安人通往奴役之路的慘痛回憶;但對另一派人而言,哥倫布像卻能勾起大航海時期的冒險精神,而他四次遠航美洲,更打通跨大洲的接觸,為全球化時代打下基礎。換句話,若對哥倫布所知甚少,其雕像亦只是一件沒有歷史故事的「銅製品」,故其意義終歸也須靠對歷史的認知才能再現。

這樣說並非要為奧波德二世、哥倫布或李將軍這些種族主義者平反,而是要強調只有客觀、公平地面對歷史,才能讓不同立場的民眾,在共有、相同的歷史認知下,和平共處。無論是拆毀紀念碑還是雕像,這些「儀式」其實好比美軍2003年入侵伊拉克,將薩達姆像從高處拉下的一刻,只能滿足人們對從暴政解放的精神渴求,而非改變現實處境,更不會為人們帶來富足生活。誠如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所言,「歷史不能成為論證不公理由的劍,也不能成為阻礙進步的盾牌,但必須成為避免重蹈覆轍的手冊」。故如何從文化層面正視歷史及建構正確的論述史觀,才是每個民族無法迴避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