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青地區康健中心服務量遜預期 基層醫療難見曙光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食物及衞生局於周三(21日)向立法會指出,葵青地區康健中心截至今年7月底共有6,390名會員,營運首十個月每月平均只得2,850人次參與,僅達目標人次的六成,數字令人質疑中心未能推動基層醫療之效。

政府在去年10月成立全港首家地區康健中心,並正推廣到各區,按地區人口需要提供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增加市民預防疾病的意識和管理個人健康的能力,控制慢性病病情,有助減輕醫院和專科門診醫療負擔。

葵青康健中心自2019年9月投入服務。(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服務人次不及預期

現時葵青區內人口約50萬。政府回覆截至7月底,康健中心有6,390位登記會員,不及區內人口1.5%,本已難言踴躍。原先估計中心每年服務人次達5.5萬,其中2萬為接受健康推廣、諮詢及輔導服務及健康風險評估,3.5萬為接受慢性疾病管理及社區復康服務。截至今年7月底,只有2.85萬參與人次,只及目標五成多。過往報道和調查指出,中心的知名度不足,有資源街坊也不懂善用。

其實,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地區缺乏防疫資源,地區康健中心應與民政事務處及區議會充份合作,統籌防疫物資和資訊發放,發揮中心預防疾病的功能,亦趁機會打響名聲。然而,地區組織批評,在過了居民最慌亂的時候才加入派發物資,錯失時機。細看參與中心服務人數分布,健康推廣活動和健康風險評估類別已超標,達2.7萬人次,但在疫情之下,超標才是正常。若然中心能發揮統籌角色,服務人數絕不止這個數目。

康健中心提供醫護跨專業團隊,務求為居民提供一站式醫療服務。(梁鵬威攝)

檢討原因 免重蹈覆轍

那邊廂,慢性疾病管理及社區復康服務則強差人意,只有1,323人參加,佔預期不足4%。在新冠疫情下,居民連離家的意欲也降低,遑論到診所和康健中心問診的意欲。但從另一角度看,慢性病不會因為疫情消失,針對康健中心重視的糠尿病、高血壓、肌肉骨骼痛症,經常留家缺少行走,反而加重病症,中心應該檢討居民冷待服務的原因。負責人強調在疫情期間也著力推廣服務,例如在社交平台發放帖子和影片宣傳活動和介紹健康知識,但觀乎影片在YouTube和Facebook的點擊和讚好人數寥寥,效用成疑。

康健中心的一大特色是覆蓋廣泛的轉介服務,體現醫護和社福界別合作和跨專業合作,病人可以留在社區治療,毋須苦等公立醫院服務,避免病情在等候期間惡化。政府回覆,中心與區內逾30個非政府機構合作,轉介個案,又與約100名當區或鄰近地區的私家醫生、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視光師、營養師、中醫師等連結。100名醫護看似不少,但相比葵青區有約200名私營西醫、中醫、物理治療師,現有連結網絡未言廣泛,而已加入網絡的醫療人員,似乎也不積極轉介,中心需要探討原因。順帶一提,轉介服務是雙向的,即康健中心可以轉介個案到地區的私營醫療服務,中心宜日後公布雙向轉介個案數目和病人接受程度,以便判斷利用私營醫療系統分擔治療的成效。

當然,葵青康健中心首期合約為期三年,如今開業一年,或許需要時間實踐行動目標。不過,在建立基層醫療一事上,香港已蹉跎了30年,既然本屆政府大張旗鼓重建基層醫療,又視成立康健中心為契機,社會尤其看重葵青區的成效。再者,政府在9月再批出兩區地區康健中心合約,葵青更需要做好榜樣,減少後來者走冤枉路。中心團隊與地區組織、醫護機構和衞生部門須趁餘下兩年時間,滿足服務目標,負起地區守護者之責,長遠舒緩公立醫療系統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