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指定酒店隔離終見眉目 外防內守還需官民配合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境外回港人士都以居家隔離為主,但多次檢疫人士私自出入社區的案例卻成為了防疫漏洞,使得有關政策一直被詬病為形同虛設。現在疫情爆發將近一年,港府終於採取更嚴謹的指定酒店集中隔離政策。雖然當局實施集中隔離措施步伐慢於鄰近地區,但這也意外地帶來了一個好處:那就是有內地與澳門經驗可以參考。港府若能就着兩地經驗取長補短,推出更完善的集中隔離安排,應該可以稍微彌補遲到的這麼多個月時間。

舉例來說,隔離酒店的數量應該作靈活安排。內地在入境高峰期時曾出現旅客等待數十小時還未入住酒店的情況,當中一些人更需要移到醫院作出臨時安置;既然對調動人手、資源更有制度優勢的內地尚且出現這種問題,香港更應提前做出詳盡預備才對。此外,香港可以參考跟香港社會制度類似的澳門,學習對方如何做到在配合市場的同時根據需求靈活調節檢疫酒店數量。

(歐嘉樂攝)

除了酒店數量問題之外,過去隔離檢疫者對內地酒店的衛生及服務並不完全滿意。為了避免香港發生同類情況,當局可以考慮為指定隔離酒店設立投訴、跟進及監管機制,保障相關防疫工作順利進行之餘,也能確保它們不會影響香港城市形象。此外,對於攜同小孩或長者的入境人士,內地有讓他們在同一酒店房間合住的特殊安排,而長期病患者視乎情況亦可改回進行居家隔離;香港政府未來打算如何處理這類有特殊需求的入境人士,內地的經驗或許正值得參考。

另一方面,四波疫情起初雖由外地輸入,但其廣泛傳播卻是本地防疫鬆散造成群組感染導致,因此外防亦要配合內守才能成功。除了依靠收緊限聚措施、要求強制檢測之外,民眾更要自覺積極配合防疫,畢竟當局政策還需考慮到人權、隱私與經濟民生等眾多面向,難以訂得太細、太死,也難免會出現灰色地帶。如果市民不肯理解以及遵守防疫政策,甚至只想着設法鑽漏洞,比如在家中、酒店等非公眾地方關起門來「舞照跳」,或者趕在染疫大廈強制檢測和禁足實施前「逃離」檢疫範圍,那麼防疫工作成效將會大打折扣。

(資料圖片)

隨着疫情持續久,民眾因為防疫疲勞出現疏忽亦是人之常情。正如在第一輪防疫中表現不俗的德國,近日疫情也因民眾防疫疲勞出現反彈,讓總理默克爾也不得不呼籲群眾保持警惕。防疫乃是長期工作,自然需要張弛有度,只是市民亦要明白一時稍微放鬆並不等於立刻全盤回到過去正常生活,不能看到確診個案稍為回落就頓時卸下所有防疫的措施。

當疫苗最快也需明年中才可能到貨時,香港既需要政府外防內守的全方位政策,也需要官民雙方的配合,才能成功防疫,將社會損耗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