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改組藍籌大增 港企只能掙扎求存?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最近就恒指編制改革進行公眾諮詢,建議包括擴大行業代表性、擴大市場覆蓋率、迅速納入大型上市新股、保持香港公司代表性,以及改進成份股權重分佈等五大優化措施。建議又將成份股數目由現時52隻擴充至65至80隻,維持一定數量的本地公司,個股權重上限亦由10%下調至8%。

就像世界各大交易市場的代表指數一樣,恒生指數因應經濟環境、企業盈虧等因素因時制宜作出改變是自然不過的事。設立指數的原初也是首要目的是反映一個地區的公司經營狀況,通過資本市場再反映經濟狀況。然而,由於資本市場全球化,企業找尋上市時並非單純考慮地區因素,市場的集資能力亦為重點。近年,跨地區上市的情況日益普及,資本流通性高的市場,如美國和香港等受到非本地企業青睞作上市。由於外來企業增加,指數公司在製訂指數編制時也不得不考慮一些有代表性的非本地企業。

證券市場得到青睞本來好事,加入外地企業本也是無可厚非的事,然而在香港非本地企業的重要性卻尤為重要。隨着內地經濟改革與開放,愈來愈來內地企業於港上市,漸漸地取代本地企業。現時指數約有六成權重為內地企業,致使當下恒生指數與香港經濟的關係愈來愈低。今年香港經歷疫情嚴重打擊,本地企業股價全遭極大打擊,然而內地企業無論是成交與股價都蒸蒸日上,指數在今年11月更錄得2,000點的大升幅。

這並不能怪責內地企業來港上市,事實上這些企業來港上市也為香港帶來不少稅收及經濟效果。如果它們不來上市,將會連香港賴以生存的金融行業也大受打擊。真正有問題的是為何本地企業未能「爭氣」一點,能與內地企業一爭長短,守住恒生指數的本地代表性。

香港新經濟乏發展

香港的經濟體量不及內地,論到大型企業不可能簡單比較。然而過去多年,恒生指數內本地企業不外乎是地產類、金融類和公用類,連一間像樣的創科企業也沒有。今年新推作的恒生科技指數,30隻成份股當中更只有一間ASM太平洋能勉強算是本地企業(母企為荷蘭企業),更加談不上什麼本地代表性。即使這指恒指公司稱改革要「保持香港公司代表性」,即使勉強留下一定數量的香港企業和比重,將來也可能被揶揄為拖累指數後腿。

香港既然能吸引資金留下,但結果卻只能積累於地產與金融資本行業,無法有效率轉化為新的增長動力。歸根結柢,香港經濟欠缺創新能力,只能依靠地產與金融食老本其實是政府多年政策不因進取、又或是眼高手低欠缺成效所致。因此,要令恒指更有本地代表性,並不能只靠勉強在指數中留住本地企業,香港也必須發奮圖強,政府推動積極的產業政策,突破當下的經濟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