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還要坐視劏房問題到甚麼時候?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政府覓地建屋進度落後,青年身在都市苦無住處。《香港01》近日報道,一個僅300多呎的唐樓單位裏面也可共有19人居住,部分人的住所被藏進箱子內,三個箱子砌成一行,18呎大的空間亦被分成三層。有曾入牢的更生青年表示,床位的生活環境、活動空間都與監獄相似。

「細佬」(化名)的住所是只得18呎的床位,除了是他的「睡床」外,還藏了桌子和櫃子。(張浩維攝)

劏房戶安全健康堪憂

劏房的弊端遠不止於空間細小。部分劏房單位環境惡劣,居民的安全以及健康均不受保障。劏房的居住環境欠佳幾成「老生常談」,住客既受木蝨、昆蟲困擾,部分劏房廚厠合一,衛生狀況令人擔心。加上劏房防火設備不足,居住環境擠迫,一旦發生意外傷亡將難以避免。早在2011年的花園街四級大火便曾釀成9死34傷,不過接着幾年香港繼續受盡住屋問題困擾,劏房愈劏愈烈,消防問題也一直未能解決。

居民的生活健康不受保障 然而一間劏房亦叫價昂貴,其中受訪者便曾以月租二千租住床位。本港基層住屋成本高昂,加上今年經濟受疫情打擊,不少劏房戶遭到裁員失去收入,他們甚至須為支付租金節衣縮食。每日需要依靠飯券換取飯盒,或僅靠麵包、杯麵過活的基層為數不少,並為着高昂的租金奔波。無奈基層一等再等,一個公屋單位也顯得遙遙無期。

議價無力 居無定所

本港房屋供應遠不足以應付需求,曾遍市民無法負擔一般單位租金,也導致劏房價格升幅可以形地比一般樓宇更高。而因劏房需求不斷,劏房居民在業主面前亦顯得無力議價,住客或遭濫收水電、或遭無理迫遷。加上基層薪金升幅普遍落後大市,在收入升幅慢、租金幾級跳的兩者夾擊下,亦導致基層住戶的租金佔入息比例超出30%的臨界點。

其中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對劏房戶的調查便發現,1人家庭平均僅30平方呎的居住面積,租金已佔其入息近45%。解決土地問題,最根本做自是增加土地供應、廣建公屋,可是政府多年未能解決問題。而社會提倡的多項租務管制、租金津貼等多項建議,政府依然無動於衷。基層每日仍須面對劏房生活,如何盡早讓他們罷脫困境,或只是減輕生活的負擔,也自然是政府必須着手解決的事。政府應為受盡他們怠政之害的基層市民負起責任,從短線的租金津貼,中長期的過渡房屋、租務管制,以至長遠而言的收地建屋三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