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歐「17+1」遇冷場 多邊合作需要互惠共贏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中國與中東歐的「17+1」國家領導人峰會原訂於去年舉行,惟因疫情所困,改至本周二(9日)以視像形式舉行。此次包括波羅的海三國、波蘭、羅馬利亞等數國早表明領導人不會出席,改派較低級官員參加,有評論因而認為中國碰到冷場,中國拉攏中東歐的努力受到打擊。

從2012年中國及中東歐(當時為「16+1」)建立相關會晤機制起,中國與會代表一直為國務院總理,而其他各國則多以國家首腦出席。今年的會議中國破格由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但卻有數國反而改派較低級官員出席,的確似潑了一盤冷水,西方媒體的解讀並非捕風捉影。

如果說中東歐國家普遍對與中國「17+1」合作計劃的反應不及以往熱烈,原因顯然為「17+1」的框架成立了已經九年,一些國家未能感受對中國所承諾的加大投資與促進經濟,明顯出現了厭倦情況。有指部分國家覺得欠缺實際的經濟內容,合作流於政治化,因而未能帶來什麼經濟效益。

國家主席習近平9日(周二)在北京以視像方式主持「17+1」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並發表主題演講。(影片截圖)

期待難免有失望

中國外交的一個特點是強調合作帶來實際利益,少講政治意識形態,如今若中東歐國家誤以為中國只會空談,實際上只是操弄地緣政治,那樣並沒有好處,值得中國警剔。客觀而言,過去十年中國在中東歐作了不少投資和布局,例如中遠集團根據2016年的協議,以2.8億歐元收購希臘比雷埃夫斯港(Piraeus)51%股權,五年內完成強制投資3.5億後,再以8800萬收購16%股權,前後投資近6億歐元(約56億港元),這還未包括3,000名以上的職員。這些資金與職位對深陷財赤的希臘自有很大意義。另一例子是中國的河鋼集團收購連續已多年虧損的塞爾維亞斯梅戴雷沃(Smederevo)鋼廠,保住了5,000多個職位,成功轉虧為盈,並成為塞爾維亞最大出口企業之一。

不過合作講求的是互惠互利,並不是「開善堂」作經濟救濟,更加不是「以錢買影響力」的金錢政治。中東歐17個國家各有差異,也不太可能每個都能從與中國的合作中獲得巨大利益,中國也沒有理由不計回報地堅持對每一個國家進行投資和經濟合作,一些國家從熱切期待轉化成感到失望,也是難以避免。

周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議上承諾未來五年從中東歐進口價值1,700億美元以上的商品。這個承諾是中國擴大進口、改善國民生活的計劃,希望與中東歐國家互惠互利。不過,就像投資一樣,這些出口機會也不太可能平均地惠及所有17個中東歐國家,五年後若有國家對與中國合作感到失落,也並不稀奇。

中國不可能每個國家都帶給他們可觀的利益,這是要客觀看待的事實。中國與世界各國提倡多邊合作,是一種方向,是打開大門的一個表示。中國將盡量開放可能性,但實際上國與國之間能有多少合作,講求的還是大家能否找到利益共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