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承認盧旺達大屠殺過失 歷史冤案責任誰屬?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馬克龍成為十年來首位訪問盧旺達的法國總統,並在首都加利紀念1994年盧旺達種族滅絕的紀念館發表演說,承認當年法國無理會大屠殺即將發生屠殺的警告,並對查證真相方面緘默過久,並希望屠殺中的倖存者原諒。上世紀末震驚全球的盧旺達大屠殺,起源於1990年盧旺達胡圖族與圖西族之間爆發的內戰,期間胡圖族對族內的溫和派及圖西族人進行種族滅絕,造成近50萬至逾100萬人喪生。當時作為胡圖族盟友的法國被指忽視胡圖族準備進行屠殺的警告,其被聯合國授權設立的人道主義區域,亦被指無法為受害者提供庇護,甚至成為殺人者匿藏之地,自此成為法盧關係一大心結。

處於中非東部東非大峽谷之間的盧旺達,殖民時代前主要分有三大族群,世代為精英階層的圖西族佔24%、以務農為主的胡圖族為75%、居於森林的特瓦人則佔人口的1%。十九世紀末德國殖民者抵達,並扶植圖西族國王進行間接統治。德國於一戰戰敗後,盧旺達宗主國便轉為比利時,繼續奉行親圖西政策。由於胡圖族長期受圖西族壓迫的處境得到羅馬天主教會同情,盧旺達的權力天秤漸漸逆轉。1959年胡圖族起兵造反爆發盧旺達革命推翻圖西族國王,並於1962年建立由胡圖族主導的共和國。不過胡圖族掌權後未有推行民主或轉型正義,反而同樣以不平等的種族政策對付圖西族,導致大量圖西族被迫流亡。

+16

法盧關係冰點 馬克龍令翻案

1980年代流徙各地的圖西族人以卡加梅(Paul Kagame)為首聚集烏干達,並在參與烏干達內戰成軍,並組織盧旺達愛國陣線(FPR)組織籌備反攻盧旺達。盧旺達愛國陣線於1990年率軍犯境,戰事歷時三年後經東非各國調停後雙方達成和平協議,卻因1994年胡圖族總統哈比亞利馬納(Juvénal Habyarimana)私人飛機被撃落而戰火重燃,而胡圖族軍隊、民兵、警察更對族內的溫和派及圖西族人大加殺戮,造成近50萬至逾100萬人喪生。當時法國一直與哈比亞利馬納關係密切,並一直為之提供武器。而法國亦被指其一早知道胡圖族軍隊準備進行屠殺卻袖手旁觀,反而繼續支持哈比亞利馬納政府,當中責任難以推卸。

當屠殺發生後,聯合國授權法國於盧旺達展開綠松石行動,於西南部設立人道主義區域為生命受威脅的平民及被迫流徙的難民提供庇護,不過仍被指摘來得太遲及遠遠不足。而當盧旺達愛國陣線席捲全國時,法國的綠松石區域亦被圖西族質疑成為胡圖族敗軍的避風港。卡加梅全面掌權之後,法盧關係更加跌至冰點,及後法國政府多次展開獨立調查,並得出法國在事件有錯判的結論。馬克龍上台後為尋求與盧旺達和解,再次委任歷史學家、種族滅絕研究者、檔案專家等,重新翻查法國政府內部檔案,最終得出的報告總結法國政府對未能預視屠殺出現有重大責任,不過則免除其在大屠殺本身的直接責任。

究竟造成盧旺達數十萬人被屠殺的責任誰屬,至今仍是眾說紛紜。親下毒手的胡圖族軍隊及民兵自然難以其咎,而大屠殺前冷眼旁觀的法國亦難以算得上完全清白。不過亦有指觸發大屠殺的哈比亞利馬納暗殺案,是卡加梅為撕毀停火協議而策劃。結果卡加梅成為最終贏家一直掌權至今,更多次聯合鄰國入侵扎伊爾一躍為區內小霸主。而內戰期間盧旺達愛國陣線的精良武器,亦是英美及烏干達提供,更使此冤案更為複雜。正如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嗆德國說,「你知道種族滅絕是甚麼樣子」,此用於法國亦同樣適切。不過如今馬克龍有錯敢認,也不失為大國風範。此亦再次告誡世人人權無國界,勿再因沉默成為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