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七一不一樣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以往7月1日香港回歸周年,行政長官也會在早上出席慶祝酒會;下午在維園,則有組織及市民發起遊行,表達對政府管治的不滿。但今年的七一不一樣,行政長官既不在香港出席酒會,七一遊行也不獲發不反對通知書,申請方表明不會宣傳和組織遊行。

特首林鄭月娥周初赴京,與一眾高官出席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紀念活動。新上任政務司司長的李家超署任行政長官,包括出席升旗儀式和慶祝酒會。以往香港人或許較少留意到,建黨紀念日跟香港回歸周年相同。今年百年黨慶,相關宣傳和活動規模大得多,當然沒有人會注意不到。這也在某程度上提醒了我們,七一回歸其實也意味着要多認識國家以至其執政黨中共。

回歸,當然也不能不談50年不變。今年回歸已經24年,一些人因為《港區國安法》的落實和選舉改制而高呼「一國兩制」已死,提早26年為香港蓋棺。但其實「一國兩制」作為中國的基本國策,2019年中共四中全會的「堅持」之一,香港的獨特性必然需要及會保留。由健全的法制、普通法的傳統、較大的政治寬容空間,以至資本主義經濟,這些不但50年不變,也將會超越50年。當市民開始信心動搖的時候,特區政府更應該想想如何發揮香港特色。

回歸,也意味着港人治港。在作為英國殖民地的時候,香港由英國派來的港督管治,即使後期多了香港人升至高位,但也難言港人治港。回歸以降,香港實現了港人治港,但24年來卻未見善治。論居住,租金及按揭也佔去了很大部份支出,而且居住空間不見得大;論工作,未見產業轉型,可以選擇的不多,年輕人大學畢業也難見出路。港人治港之上,我們能否追求善治?

結果,回歸對於一些人來說只意味一天假期。之所以如此,部份或因為政治低氣壓,令市民對社會和政治不再關心,但亦很大部份原因在於香港人平日工作已經非常勞累。每天通勤、加班工作、擔心凍薪甚至裁員者不計其數,對於他們,七一最大的意義就是多一天假期。不論是休息或是與朋友相聚也好,他們就只想尋回一點生活。若然七一對香港人的意味只剩下此,無疑是香港人的悲歌,我們亦不能不問特區政府該當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