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教育之危為共融之機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面對出生人口下降,連帶近日移民風潮,教育界亦可謂首當其衝,香港島校長聯會副主席詹漢銘星期日(29日)出席電台節目時亦直指學生退學潮相當明顯。而近日則有小學則看準香港作為多元共融國際都市的優勢,在新學年設立國際班吸引更多少數族裔學生入讀,在應對收生不足的挑戰同時推動香港進一步建構共融社會。

香港適齡學生人數持續減少,加上移民潮及跨境生未能返港,短期而言令香港學校需要面對殺校危機。同時根據統計處數字,香港的生育水平在過去38年大致而言呈現下跌的趨勢。總和生育率應為每千名女性生產2,100名嬰兒,才能達到人口自行更替的水平。然而由1981年至2019年整段期間總和生育率持續低於更替水平。顯示出生人口下降已成香港的長遠結構問題,學界必須盡早做好規劃面對即將愈加嚴峻的挑戰。

正視人口結構 推動社會共融

以上水金錢村何東小學為例,該小學將會於本年度開設國際班,相信此舉能有效吸引更多學生就讀。進一步而言,設立國際班對本地及非華南學童均有好處。學校作為社教化平台的其中一個功能,正正就是予學童學習溝通技巧的機會,兩類學生可以互相學習對方的語言及文化。尤其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都市,擁有接近一成非華裔人口,通過讓本地學童早日接觸與學習和來自不同背景的人相處及加強認識,能夠提升他們日後於社會甚至國際的競爭力。

按2016年人口普查的資料,撇除外籍家庭傭工後,能閱讀英文的非華裔人口有86.1%而中文則只有16.9%,可推算出絕大部份非華裔父母未必可以有效地協助子女學習中文。少數族裔往往因為溝通失效而與社會失去連結,因此國際班對於非華裔學童而言,與本地學童一起學校可以更有效地幫助他們融入本地教育,令他們可以更輕鬆地適應香港社會及文化,撇除非華裔父母未能有效與香港社會銜接的盲點。

局方可以作出相應支援

少數族裔孩子在主流學校就讀時時往往需要面對不同問題,例如宗教或文化背景甚至主流刻板印象,往往導致學生孤立自己或是遭到排斥,本地國際學校又學費高昂,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當在免費教育的機制下,有學校願意提供開放創新的教育環境,局方亦可以作出相應支援以填補小數族裔政策的缺口。例如放寬小班教學人數彈性,減輕校方「跑數」收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