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運動員世一 政策如何再配合?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繼何詩蓓上月奪得女子200米自由泳世界冠軍同時打破女子200米自由泳世界紀錄後,東京奧運男子花劍金牌得主、香港代表張家朗於周六(15日)出戰世界盃法國站,期間連挫多名強敵,最終成功取得冠軍,奪得生涯首個世界盃分站冠軍,再次為香港增光。

而特首林鄭月娥周日(16日)在社交媒體上恭賀張家朗及教練團,同時提及期望下屆政府可採納政府最近提出的政府架構改組建議,成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全力統籌和推動有關運動員專業發展、產業發展的工作。

張家朗(左)在世界盃巴黎站決賽鬥意大利劍手Edoardo Luperi。(FIE)

內外影響本港運動發展
成立專局要解決問題

再有香港運動員於世界賽事中奪得佳績,印證了運動員於東京奧運成功取得佳績並非偶然,而是通過他們自身的努力不懈,克服種種難關。倘若政府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多支援,將有助於他們更從容地應對將來的挑戰。假如下屆政府正式成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令香港有一個政府部門能夠專責處理香港體育事務,無論是在人才擴展及硬件配套上都有利香港體育發展。而若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果真於下屆政府成立,就必須要提出方案解決現時香港運動發展需要同時面對的內外兩種壓力。

來自內部的壓力包括現時對於香港運動員的限制,由制度上造成了一種著重「專業化」的情況,一但運動員未能達致所謂的「專業級」水平,往往難以獲得支助。香港政府於2002年提出要令體育「普及化、盛事化、精英化」三大方針,並於2011年成立70億元「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旨在集中資源培育具潛力及卓越成績的精英運動項目與運動員,以提高本港運動員在大型綜合運動會中奪標機會。

不過由於獲得政府資助的門檻甚高,必須先於各大本地、埠際或國際認可賽事中,贏取獎牌或領先名次以累積合格分數,方能躋身精英行列,而得到資助後又需要定期接受評核。結果就造成未能得到資助的運動員需要承擔經濟壓力,而成功獲得資助的運動員又要面對「跑數」壓力,更形成獎牌至上風氣,新舊運動員交替不接的三輸局面,同時令「三化」之中的「普及化」實踐效果一直未如理想。

單車港隊總教練沈金康過去總結2016年里約奧運表現時,坦言從過往黃金寶至現今的李慧詩,也只是「一人單車隊」。(鄭子峰攝)

而當「普及化」一直未能完善,就令市民對於運動事業的觀感出了偏差,就成造成外部問題,令大眾對於運動項目未能有一個適當的理解,而將其與經濟價值直接掛勾,忽視其對於社會的其他作用。例如是次張家朗再度取得佳績,而支持者的關注卻有很大程度落於他會否再獲一筆獎金。而實際上,運動事業可以提供的價值應該要超越經濟,正如香港體育學院主席林大輝所言,張家朗為港爭光,其實是在疫情下為港人提供了正能量,這些價值卻是錢都不能買到。

會否成立新專局仍是未知之數,而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諮詢卻是實實在在地進行當中。司長陳茂波於2021/22財政年度般,針對運動項目,有實際數字預算的項目只有預留了三億一千八百萬元推行「提升足球場設施五年計劃」,今年會否為支持運動員於奧運中取得佳績而大手撥出超過五億?

要更有效地運用財政資源去令市民參與體育活動,例如可以考慮將資源用於拓展「全民運動日」,將其恆常化並增加更多次數。在2021年的「全民運動日」,就有逾12萬人次使用免費開放的康樂設施,體育館主場的使用率超過98%,可見去除經濟因素可以為市民提供參與體育活動的更大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