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出行要周全制定 消費券派發不應再亂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新一屆特區政府強調部門之間要統籌協調,但近日不論是問責官員「安心出行」實名制和紅黃碼的言論不一致,還是本地居民被拒領取電子消費券,均見政策蘊釀、解說和執行過程經過協調一片混亂。

實名制和紅黃碼的亂,在於問責官員之間說法不一,幾乎每天有不同版本,令市民無所適從。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在周日(10日)電視台訪問稱政府要紅黃碼是「其中一個考慮方向」,並需要「安心」實名配合,更說已與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商討優化『安心』程式」。在周一(11日),他在疫情記者會維持建議「安心」實名制,規限黃碼者為入境檢疫人士,其態度比周日時肯定。

實名制多解說反添誤解 問責團隊欠協調

官員其後取態有變,先是特首李家超在周二(12日)沒有提及「安心」。然而周四(14日)創科局局長孫東受訪時再重提「安心」,但內容比盧寵茂含糊。他稱明年2月電話號碼實名登記後,「自然而然」「安心」有實名制功能,其後的新聞稿則補充安心「(到時)」與電話卡綁在一起。

孫東指,現無計劃加多安心出行實名制功能,更不可能加入自動進蹤功能。(廖雁雄攝)

官員為政策發表初步意見,有時或許為了摸索社會反應。也許政府留意到市民不滿政府獲取太多個人資料和更改程式功能,所以淡化關於「安心」的變動。但在技術上,除非「安心」程式有改動,例如要用驗證碼綁定程式,以及要讓手機上網,否則單靠電話實名制也無法令「安心」實名和出現紅黃碼。更何況疫情變幻莫測,識別功能要等到明年2月才新增會否太晚?若要在不改動「安心」之前便達致識別和實名制功能,擴大疫苗通行證範圍並加設紅黃碼功能似乎更為簡單。

無論最終實名制和紅黃碼如何執行,此事也反映問責團隊內部欠缺協調。有意見指盧寵茂不等政策完備就先表態,而孫東是事後解畫,但孫東的回應並沒有令外界釋疑。較佳的做法是司長或特首早點澄清政府仍在探討方便識別確診人士的技術方法,廣邀各界意見,然後在一兩周內有定案。

消費券劃界「過龍」 事前思考不周全

發放第二期消費券程序的混亂,是指政府在落實措施時思慮不周,執行粗疏。政府本意是拒絕移民或有意移民的人領取消費券,把公帑留給本地消費的居民。由於政府沒有港人外移記錄,故以宣誓以永久離開香港而提早領取強積金的名單來篩選。不過,政府沒有考慮這批共24萬人的名單中有人回流,而是一併取消他們的資格。他們感到錯愕不滿,因為部分人在港生活一段時間並有交稅及供強積金,當下要急忙找尋在港生活證明給政府覆核資格。截至14日,當局接獲約4,000宗覆核申請。

太子始創中心消費券秘書處,今早已人頭湧湧,記者現場所見,有近百人到場取籌排隊,當中不少是收到政府短訊,到場查詢覆核手續的市民。(余俊亮攝)

財政司司長辦公室財政預算案及稅務政策組主任王學玲解釋,稅務局不能向其他部門披露繳稅資料,加上市民即使再次參加強積金計劃,但強積金受託人毋須為此通知積金局,因此積金局沒有相關資料。她強調並不存在政府內部溝通問題,認為由市民以郵寄和電郵等方式提交覆核申請表,已是較簡單便捷的做法。

王學玲的解釋反映司長辦公室自我設限,沒有嘗試在其他部門比對資料,例如透過入境處的入境記錄、房屋署的公屋交租記錄等。退後一萬步,如果在審批過程中缺乏資料,可以事先要求曾提早領取強積金人士遞交現時供款或其他在港記錄,那就可以保留他們領款資格。

其實,市民反覆向政府提交個人資料,政府部門之間數據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而數據不通除了擾民,更削弱跨部門統籌協作能力。即使稅務和個人健康數據保持獨立,其他數據可以互通。被譽為電子政府先驅的愛沙尼亞,設立了X-road系統連繫各個政府資料庫,政府還規定民眾只須向政府交一次資料,日後部門就靠互相交流資料,毋須民眾再麻煩。電子消費券申請已非首次失誤,先後累及視障人士、長者和當下的回流人士,香港仍然距離智慧城市、智慧政府仍有漫漫長路。

本屆政府自稱執行型,聲言要加強解說工夫,統籌跨局跨部門工作,但消費券的執行未有善用部門數據。縱然整項計劃來自上屆政府,但主事官員留任至本屆,本屆政府難以撇清責任。兩位局長就「安心」實名制和紅黃碼說法互有矛盾,亦成反面教材。政府開局半月即遇障礙,市民難免擔憂政府能否駕馭多變的防疫控疫政策,以至容易惹起爭議的過海隧道收費調整和廿三條立法等。就此,政府必須汲取教訓,在蘊釀政策時有條不紊,在落實政策時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