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公立醫院合情合理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面對公立醫院人手持續流失,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首份《施政報告》提出,港府會探討確保公營醫療系統醫護人手的探討不同方案,包括「立法要求合資格的醫護專業人員在公營醫療機構服務一定年期,以確保公營醫療服務供應」。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在電台節目上指當局正在研究具體做法,強調有關服務年期未有定案,又稱不擔心措施出現反效果。

醫生業界對此建議反響頗大。立法會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則認為,公院醫護離職主要涉及工作量大與不良的管治文化,認為政府應先處理這些問題才能留住人手。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凌霄志形容為「勉強無幸福」,並指醫生進入公院接受專科培訓原本就屬於被「綁死」逾十年的「二等公民」,擔心有關措施長遠可能影響香港醫學院的收生數量。

凌霄志稱,近日發現醫生離港的情況增加,估計人數會繼續有上升趨勢。(zoom截圖)

接受公帑資助後回饋社會

強制服務方案早於2019年6月立法會已曾出現。當時民建聯議員陳恒鑌動議「推動醫療改革」議案,民主黨黃碧雲便曾提出修正案加進「規定本地醫科畢業生在專科畢業後須在公立醫院服務一定年期」。修正案獲分組點票多數通過,可見立法強制服務當時是不同政治黨派人士的共識。

黃碧雲當年說:「海外的醫生沒有動用納稅人的一分一毫來培訓,而本地培訓一名醫生則需要六年時間,修讀醫科前後需要300萬元公帑」,因此他們「應負上更大的承擔……取得專科醫生資格後,不應立即『跳出』私營市場」。根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統計,無論黃碧雲當時看到的2017/18學年資料,抑或是最新的2020/21學年資料,醫學士學位平均學生教學成本都是26.4萬元,並且一直是牙醫學以外最高的學科。市民由如此高額公帑資助而成為醫生,學成以後回饋社會理應責無旁貸。

醫科生執業從醫後若希望成為專科醫生,也是在公立醫院接受培訓,而非由私院提供此等機會。公立醫院既然培訓了專科醫生,要求他們留在公院服務一定時間也是合情合理。況且任職公院的薪酬本身亦較多數其他職業都要優厚,不及私營市場只是後者更高而已。

本港有九成住院服務由公立醫院提供,公營醫療系統的醫生人手緊絀,社會有意見要求放寬引入海外醫生。(歐嘉樂攝)

緩解公營醫療壓力是合理理由

強制服務公立醫院,現在也不是沒有之事。去年通過《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容許海外培訓港人醫生回來特別注冊執業時,當中已經要求他們在衛生署、醫院管理局、香港大學或香港中文大學下的公營醫療機構全職受聘最少五年。今次當局提出改革方向,有如將要求延伸到本地培訓醫生。

海外方面,譬如英國侯俊偉在2012年至2018年就任衛生及社會保障大臣期間,亦曾發表《擴大本科醫學教育》諮詢文件,建議要求當地新的醫科畢業生在國民保健署下服務一定年期,並且明言目標旨在確保納稅人對於他們接受教育的投資獲得回報,以及要緩解日漸龐大的公營醫療體系壓力。由此可見,為了令公帑花得其所及緩解公營醫療體系壓力,強制服務是一個選項。

英國衛生大臣侯俊偉侯俊偉(Jeremy Hunt)接替約翰遜擔任外相。(視覺中國)

應就醫護人數訂立目標指標

英國醫師對人口比例高於香港一半以上,尚且曾經將相關事項提上議程,香港公立醫療體系不勝負荷,政府自然要想辦法解決問題。值得注意的是,英國有關構想除了容許畢業生用繳還資助學費款額替代強制服務,也是將增加整體醫科收生數量作為強制服務前提。香港兩間大學今學年的醫科學額增至590個,而且護士培訓學額維持不變,兩者都顯然供不應求。

林哲玄議員及醫生業界擔心即使強制服務也留不住人手、「勉強無幸福」,始終是政府及醫管局須正視的問題。在供應方面,港府應該就醫護人數訂立目標指標,為增加本地醫生供應制訂長中短期路線圖,並在需求方面加強私營醫療體系的貢獻,分擔社會責任。這樣不但能令公立醫院的醫生有更大動力留下來,也可以讓市民到改善醫療體系的未來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