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中秋,下次國慶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今年中秋佳節適逢十一國慶前夕,政府亦聯同商界在維港兩岸海濱舉行市集,長周末的假日氣氛在星期四、五已經出現。對於走出陰霾、重振市道的香港來說,這是重要的。

2020年那年也是中秋、國慶長假期,惟那時市民外出被限聚,鬥爭氣氛亦仍然強烈,沒有多少歡度佳節的氛圍。再上一次中秋適逢國慶已是2012年,雖然政治、經濟環境比起現在好,但不幸地發生了南丫海難,莫說假日氣氛一下子都沒了,更是香港人的傷痛回憶。

今年中秋、國慶長假期,經濟問題可以說是當前最大憂慮。樓市受壓,發展商和地產代理天天嚷着「撤辣招」;消費不振,商戶抱怨市面人流疏落。這個時候,先有商界發起的「星光夜市」,後有「香港夜繽紛」的頭炮「海濱藝遊坊」,加上港鐵在中秋當晚通宵行駛,巴士公司的通宵路線亦提供優惠,可以說一切來得合時。

+1

不過任誰都知道,幾場期間限定的活動不足以重振市道,根本關鍵在於我們的貨品有沒有吸引力,價格是否夠競爭力。說香港不能「鬥平」,不是沒有道理,但平或貴不能抽空而談。有人燒賣四粒賣20元,有人定價低一些,這種「鬥平」難道又不應該?如果商舖加租,貨品或食物要愈賣愈貴,這不是「鬥平」,但亦不會是出路。

租金一直是對中小企發展的一大窒礙。銅鑼灣、尖沙咀那些鬧市地段自不待言,荃灣、沙田這些地區的舖租也動輒六位數字。小商戶的收入都得上繳給業主,如何能投資在新產品、新服務?如何能定價便宜一點?如何能給員工較好的待遇?當普羅大眾的月入跑輸通脹,又有多少人會仍然捨得消費?

結構問題,只得結構解決。搞活動、辦市集可以營造氣氛,但亦僅此而已。就連樓市「辣招」,也是一樣。樓價下跌,與利率、經濟預期、人才外流等結構因素相關,「撤辣」即時可以營造一時氣氛,但不會改變根本因素。九龍倉主席吳天海也提醒社會,「撤辣」並非靈丹妙藥,市場不能期望太高。

另一個大孖沙、恒隆集團主席陳啟宗近日亦指出,香港的房地產業不僅僅是週期性的轉變,而是正經歷結構性變革,「暴利的日子會一去不復返」,長遠來說香港將更具競爭力。若然香港的住屋成本、舖租成本能夠調整下來,當然很多人都能夠受惠,惟他的說法是基於土地供應增加這一重要假設。

先不說政府在北部都會區的收地、發展工作緩慢,連粉嶺高球場建屋也一再延遲,發展過程中若然過份依賴市場的力量,最終在哪些地區、以什麼價格、有哪些土地供應也是由私人企業主導的話,香港扭曲的居住和營商環境將仍然難以修正過來。

搞夜市、研「撤辣」或許可以給今個中秋、國慶長假期添上一些憧憬氣氛,但政府要改革經濟結構、釋放發展潛力,下個中秋、下次國慶才能真正歡度。還有不到一個月,特首李家超將會發表他的第二份施政報告,也等如將會預告香港的未來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