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電梯意外一次也嫌多 莫要市民「搵命博」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本年3月朗豪坊扶手電梯意外,市民從影像片段看到電梯無故快速溜後,心驚膽跳,至今猶有餘悸。本周五(6月9日)公布的詳細調查報告指,機電工程署懷疑涉及人為疏忽,或會刑事調查。在追究個人責任之餘,更不能忽視電梯維修業內工作量大、人手短缺、投標價低者得等積弊。政府於2012年底修訂了管理升降機的法例,提高安全要求和罰則,不過事故仍然時有發生,可見此等根本問題未解決。

檢查完成後兩天出事 技工承辦商須負責

朗豪坊的意外源自驅動鏈同一時間斷裂,而保護裝置未能啟動,導至系統「雙重失效」。但最大問題是承辦商在意外兩天前才做例行檢查,年初完成年檢,技工應該早已知識部件耗損。發生意外後,更懷疑有維修人員誤導警方。若涉事技工疏忽屬實,定當受重罰,承辦商自然難逃責任。

是次意外也反映整個行業的弊病,近年電梯數目的增加速度,比行內人手增加更快。截至2005年底,合資格升降機及自動梯工人有4,820名,2006年5月的升降機及自動梯數目有約5.4萬部,比例為11.2比1。到了去年中,升降機及自動梯數目增至逾三成至7.2萬部,但相關人數只增加約兩成至5,700人,比例升至12.6比1。憑此推斷,工作人員十年間的工作量增加不少。

朗豪坊電梯意外(網上圖片)

雖然過去5年因為機件故障導致有人受傷的電梯事故,每年不及廿宗,但市民每天也會乘搭電梯,電梯事故一宗也嫌多。機電工程署上月初起,要求承辦商呈報每天要處理多於6部升降機或自動梯的保養工作,並作解釋。結果發現,署方於指引生效後首20日,共收到564宗超額工作報告,佔總數5%,估算涉及1,500部,當中有13宗更要檢查至少10部,原因包括工程人員超時工作。

一般來說,每部電梯至少需要1小時保養檢查。假若要檢查10台,工時便需要10小時,還未計算前往目的地的交通時間。長時間工作,勢必影響檢驗質素。更甚者,機電署明知超額工作有損質素,但沒有罰則,業界就更沒有誘因遵守。

當然,有些電梯較短,或者運作良好,可以花較少時間檢查維修。然而,電梯老化,加上大廈愈建愈高,不少商場也增設長長的通天梯。越長越複雜的電梯,檢查的標準理應更嚴格,但實際情況是否如此,值得懷疑。

維修人員正檢查電梯。(洪琦琦攝)

行業辛苦加上價低者得 成業界積習

事實上,導致電梯技工工作量「爆標」的底因,是行業本身辛苦、薪水又低,已經嚇怕不少人。現時電梯技工新人入行薪酬低,入行月薪約1萬元,業界指滿師技工的入職月薪才有1.3至1.4萬元,累積8至10年經驗的月薪平均才有2萬元較,較建造行業更低。因為底薪低,他們只能靠加班增加收入,日做12小時不是少數,過往有個別技工更稱曾經連續工作30小時,工作勞累加上薪金不吸引,不少新血也在三四年後轉行。根據 2015 年《職業訓練局機電服務業的人力調查》,職位空缺共有 364 個,空缺率約為 8.6%。業界青黃不接,唯有續約已退休年齡員工維持人手。

另一個問題源自行業結構。小型公司的工作和待遇較大型公司差,前者多數是外判、非原廠維修公司,以價低者得形式承接舊式或小型住宅和商廈的生意,希望累積客戶數目,日後爭取大客戶合約。不難猜想,低價競投的結果是服務「限米煮限飯」,技工薪酬、保養和零件成本也只能壓低,保養質素相當參差。

技術藍領在外地獲青睞 反照香港不受重視

當人手是個關鍵因素,改善待遇和形象就是首要任務。香港社會輕視維修藍領工,行業的社會地位低下。當維修電梯的時間碰著住宅、辦公室和商場人流密集時候,用家總會埋怨機器壞,連帶埋怨技工做得慢。形象不高,欠缺如飛機和汽車維修的宣傳,加上工作環境惡劣 ,減低青年人入行意欲。

然而,形象差並非必然。在一些發達國家,電梯維修雖然也是苦差,但薪酬待遇較香港優厚。以加拿大為例,學徒每小時可以收取100至150港元報酬,資深技工月薪可以達到4萬元。美國的電梯技工的平均月薪也為4.8萬港元。如此惹人羨慕,除了求才若渴,工會組織強大,能夠維護技工權益,也是原因。在澳洲,升降機技工,連同其他技術藍領工作,更是招攬成為移民的職業。

樂見近年加強培訓待遇 需密切觀察結果

針對新血不足,有大型電梯維修公司主動跟職業訓練局合作招募及培訓學徒,以及有晉升途徑。職業訓練局在2014年更新職業教育計劃,在學期間有薪金津貼吸引青年報讀。以升降機及自動梯工程為例,待遇跟本地專營巴士的初級維修技工的相若,而且不需維修資歷背景。2014至2016年入讀人數由70人上升至250人。

即使入讀生增多,也未必肯定他們會留在行業。根據智庫《香港集思會》去年的報告,有受訪從員預期,學徒計劃完結後,若果薪酬沒有繼續上升,他們約滿後未必留在行內發展。首批學生即將畢業,當局需要留意他們動向,檢視課程能否有效幫助青年人入行及符合業界需要,也要留意薪酬待遇是否吸引。

因此,對於今次朗豪坊電梯事故,除了要查出真相、違法違規者要受制裁,避免重蹈覆轍。同時間,香港電梯數目愈來愈多,加上機器老化,對電梯技工的需求有增無減,保持維修質素就變得更重要。社會更應正視業內人手不足、工作過勞、價低者得的投標制度等根本問題,才能長遠改善電梯管理的質素,市民才可安安樂樂搭乘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