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聲道|中國要做好長期鬥爭準備,迎接「新春秋」「大戰國」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中國的政治家誕生於五千年華夏的厚重土壤,各種大事、怪事見得多。在某些事情上,中國不是小世界,世界倒是小中國。春秋時期的著名戰爭城濮之戰,如果以戰勝國晉國踐土會盟,宣佈中原新秩序為標誌,這場戰爭結束於公元前632年。斗轉星移,2600多年前的城濮之戰,直到現在在國際社會還沒打完。

來稿作者:白中石

智慧群星閃耀時

春秋時期打仗多,生產力水平也低,老百姓日子不好過。但各個諸侯國為了爭霸或生存,推進了很多進步性的改革,誕生了許多經典的思想、案例與堪稱智慧群星的能人大家,實在也是中國歷史上精彩紛呈的一曲高歌。

春秋有「五霸」,當今有「五常」。二者不是一回事,但從「主要玩家」的敘事角度出發,卻大體對的上號。春秋「五霸」具體是誰有不同看法,部分史籍中記載如下: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史記索隱》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鄭莊公—《辭通》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吳王夫差—《漢書注·諸侯王表》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荀子·王霸》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墨子·所染》

「齊桓晉文」位列「五霸」幾乎沒有爭議,秦、楚兩國雖不被中原國家敬重,可秦穆公和楚莊王政績閃耀,在一些史籍中也得到認可;吳王闔閭、夫差和越王勾踐因「卧薪嚐膽」為天下所知,但勾踐滅吳已進入戰國兼併時期,「五霸」的提法在此之前早已形成。今天的「五常」也有中美俄「上三常」,英法「下兩常」的說法,還有像德國、印度、伊朗、土耳其、日本等值得重視的地區國家。

春秋時期,宋襄公沒有稱霸的實力,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擁有稱霸實力的楚國試圖「從實力地位出發塑造有利於己的國際格局」,對禮讓的宋襄公用兵,被中原諸侯所不齒,埋下了楚成王在城濮之戰中被晉文公擊敗的伏筆。

還在打的城濮之戰

若把歷史和當今現實擺在一起看,需避免刻舟求劍的錯誤。今天世界上的主要大國,可能在某個熱點議題中這裏像晉國,那裏又像楚國,一定釐清它們各自到底更像誰並無意義,但綜合一些歷史事件中的關鍵元素來客觀分析作為應對參考,卻極有價值。

(一)

公元前633年,楚國攻打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救。晉文公的回應對今天的我們來說非常眼熟,他派兵攻佔了楚國的盟國曹國和衛國,並明確指出這兩國必須與楚國絕交才可復國。楚成王便撤掉對宋國的包圍和晉國交戰。兩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對陣,史稱城濮之戰。

不管是美國侵略伊拉克、阿富汗,在敘利亞生攪事端,還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強勢一方都或明或暗的為目標國家「復國」開出了類似於「必須與楚國絕交」的條件。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它們都含有塑造某一範圍中政治生態的目的。

參考借鑑:一是積極作為,主動塑造有利於中國的世界政治生態。二是敢於向目標國家提出要求,且提出的要求要有配套的動作作為支撐。三是善於向目標國家的關係國家提出要求,逼迫目標國家做出回應。四是其他國家向中國提出的「要求」,中國並不一定只說「不行」來回應,可以通過反向提出新要求的方式變被動為主動。

(二)

作為城濮之戰的主角之一,晉文公還只是重耳公子時,受後母迫害逃到楚國。楚成王問重耳以後如何報答,重耳說:「您已經有了美女和財富。假如我能回國執政,我們兩國若發生戰爭,我就撤退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您還不能諒解,我們再打。」成語「退避三舍」即出自於此。

城濮之戰中,楚國聯合了陳、蔡等國,兵力強;晉國聯合了齊、宋等國,兵力弱。晉文公的舅舅子犯建議:「對看重禮儀的君子,應當講忠誠信義。戰場上則應用欺詐手段迷惑對方。」 成語「兵不厭詐」即出自於此。晉文公聽從了子犯的策略,下令軍隊撤退九十里,既兑現了退避三舍的諾言,同時引誘楚國大將子玉率領楚軍孤軍深入,晉軍以伏兵攻擊,楚軍大敗。晉文公退避三舍的承諾不是示弱和迂腐,而是在搶佔道義制高點的前提下為拓展周旋空間打下基礎。

參考借鑑:中國對外做出的承諾和姿態,絕不是外交負擔,而是寶貴資源。承諾和姿態都有兑現的過程和條件,大量機會隱藏於這個過程和條件中。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所做出的所有承諾和姿態,都有充足的理論和現實基礎,我們不懼任何國家和國家集團對此進行撩撥與挑戰。特別是對「心懷鬼胎」的部分國家,如果它們試圖拿中國的承諾和姿態作文章,正是我們引它孤軍深入,拉入自己節奏和伏擊圈裏「談條件」的好機會。中國不應迴避或怵頭部分國家或國家集團對中國有關承諾和姿態的質疑與挑戰,而應做好準備,且在某種程度上期待它們圍繞中國的承諾和姿態做出動作,並在與之周旋中對其伏擊殲滅。

構建新格局

晉國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後,與齊、魯、宋、鄭、蔡、莒、衛等國會盟,成為諸侯霸主。但晉國稱霸時,楚國的實力和基本盤還在,城濮之戰挫傷了楚國的鋭氣,卻並未大傷楚國的元氣,楚國依然在爭霸序列中,只是晉國和秦國成為了新主角。城濮之戰為彼時華夏中原的「國際政治格局」造成了深遠影響,這清楚證明了晉文公出兵曹、衛,其目的不只是為了營救宋國,更不是為了曹、衛與楚國斷交,而是藉此推動形成爭霸新格局。

從歷史映射到今天,這對我們審視國際格局發展和中美博弈具有參考意義。

一是審視歷史的復現與進化。晉國以保護宋國獨立為開端,對曹、衛發起軍事行動,實際劍指楚國,清晰展示出其意在重塑中原「國際格局」,為自身贏得更加有利的爭霸位置的目的。俄羅斯以承認並保護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獨立為開端,對烏克蘭發起了特別軍事行動,實際劍指北約,也清楚表明了其意在某一範圍內重塑國際格局,為自身贏得更加安全有利的國際環境的目的。不同的是,俄烏衝突中的「楚國」北約,截至目前並沒有直接下場。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亦如城濮之戰改變了春秋爭霸格局,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也一定會對當今國際格局產生深遠影響。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堅持拱火但不下場,北約成員國之間的三心二意與小算計,已經事實消弱了美國及其領導下的北約的國際地位。特別是在歐洲,如果當前態勢延續,俄羅斯就事實上為美國及北約今後的行為劃了線,這是北約面對「主要假想敵」的一次系統性潰敗,對世界體系由單極向多極演變具有強力推動作用。

二是考慮可能的新型國際格局。多極世界並非只有一種,什麼樣的多極世界對中國最有利,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中國綜合國力超過美國,世界也不會一夜之間和美大同,該在的矛盾和衝突依然在。把美國拉下「神壇」,罷了它的官,繳了它的槍,讓其回歸「民間」是一種安排。還有一種方案也許更為現實,也會為中國帶來更大的收益—讓美國繼續在世界警察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幹下去。美國現在是自封的世界警察,自然是禍亂的根源。但若建立一個由中國擔任「隱身局長」的「隱形警察局」,情況就會不同:

第一,美國自封世界警察的行為根源在於保護其自身全球利益的需求。中國綜合國力超過美國,並不會減弱美國的這種需求;

第二,美國自封世界警察的行為基礎在於顯著超過其他國家的綜合國力。中國綜合國力超過美國,並不會減小美國相對除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的國力優勢。事實上,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美國與除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相比,其實力優勢正在擴大;

第三,中國的「隱形局長」地位並不需要得到美國的承認。美國無法再對中國以力威壓的同時,保持對其他國家的「警察行為」,同時迫於中國綜合國力的優勢,為了順利實現目的,不得不在對某些國家採取行動前獲得中國的同意或「默許」,就已經事實承認了中國的特殊位置,並不需要中美坐下來建立明確的組織,排出明確的座次。

第四,既然是警察「局」,就不能只有中美。俄烏衝突已經證明俄羅斯不是美國的執法對象。中國和俄羅斯手中都有可以發放的特殊金牌,拿到牌子的國家同樣可以免於美國執法,這部分國家也是「隱形警察局」的成員。牌子的發放要慎之又慎,既保持牌子的含金量,同時避免打掉美國的「執法空間」,使國際格局具有穩定性。

中國亦當傲視群雄

城濮之戰前後,秦國在幹什麼?提起春秋戰國,自然不能少了笑到最後的秦國。秦國位居西隅,也曾國力貧弱,被中原各國視為「異類」及「不開化」的代表,頗有當前西方各國打着「民主」大旗斜眼看中國的架勢。且秦國高效的的力量動員體系,國家規模的大體量,不依靠掠奪的經濟發展方式,自上而下無需專門建設的大國追求,都與今日之中國十分相似。

城濮之戰的勝利者晉國,與秦國留有「秦晉之好」的成語。城濮之戰中,秦穆公也派出軍隊助力晉文公。晉文公還是公子重耳時,也曾流訪秦國。秦穆公把自已的女兒懷嬴及四位宗女嫁給了他。不僅如此,秦國還派出軍隊護送重耳公子回國,並與晉國群臣裏應外合,協助重耳公子殺死了晉國當時的國君晉懷公,扶立公子重耳即位成為「晉文公」。但晉文公在城濮之戰勝利後宣佈「新國際秩序」的踐土會盟中,卻沒有邀請秦穆公。

秦穆公及其領導的秦國並非「冤大頭」。秦國的行動有其自身的邏輯線條。秦穆公抓住了發展壯大自身這一主要矛盾,其內政外交政策服務於這一主要矛盾。特別是用人方面,廣納賢士,開秦國任用客卿制度之先河。在他「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的感召下,號稱「五羖大夫」的百里奚、相馬專家伯樂及九方皋紛紛投其門下。他在任用本國貴族時,謹防勢力割據失控;重用外來客卿時,注重發揮所長為我所用。

秦穆公推行「重民」政策,在農業上輕徭薄賦,加速秦人農耕定居的進程,順應生產力的發展。他更為深刻的認識到了人的重要性,注重教授百姓禮法,培養良好民風,既有利於百姓安居樂業,勤懇從事生產活動,也有利於維護國家穩定。

春秋時期周天子的地位雖然一落千丈,但是仍是天下共主的代表。齊國管仲改革時採取的重要外交政策便是「尊王攘夷」,秦穆公準確判斷時事,也採取了「尊王」的外交政策。為後續一系列重大措施搶佔了行動空間。

秦穆公與諸侯列國交往時,不只看一時一事的得失,更關注總體目標的實現。當爭霸準備工作完成後,秦穆公便開始了東進的步伐,面對頭號強敵晉國,他既大膽圖謀,同時避免戀戰,在無法按規劃實現東進目標的情況下,及時止損轉變策略,致力西進最終獨霸西戎,進一步擴充了秦國的經濟與軍事實力。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深浸中國文化的歷史則是更好的教科書,今天的中國也可以史為參考,傲視群雄:一是堅持發展壯大自身不動搖。二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三是在聯合國的地位因世界主要大國的有關行動一次次受損時,堅持維護聯合國的地位,用好這一平台。四是對外交往強調主動作為,積極作為。

世界並不會因為中國綜合國力超過美國而一夜之間自動統一,我們要做好長期鬥爭準備,做好迎接「新春秋」「大戰國」時代的準備。與秦國迫於歷史侷限性能打天下難坐天下不同,今天的中國一旦建立起新世界,一定會是一個跳出歷史周期律的新世界。在此之前,我們要把挑戰與困難視為寶貴的機會與登台的階梯,上下一心,步步為營。

作者白中石是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理學碩士,內地機械工程師。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