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沛良|維持人口結構可持續 生育及人才政策同樣重要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香港人口老化已成趨勢,過去30年香港生育率持續下跌。最新數據顯示,本港人口出生率只有0.8%,即是每位女性生育0.8名子女,排名全球最低。本港現時已步入超高齡社會,2021年每5個港人,就有一個是65歲或以上的長者。預計到2040年,少子化及老齡化情況將進一步突出,香港的人口金字塔將會出現倒三角形。

來稿作者:陳沛良

人口結構變化對社會影響深遠,首當其衝的就是適齡勞動力減少。社會老齡化加上香港人口連續3年出現淨流出,不少行業人手短缺問題嚴重,影響業界運作,甚至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人口老化對醫療及福利的需求加大,醫療、安老等公共財政負擔亦會不斷增加。

雖然政府已推出不少措施鼓勵生育,例如增加子女免稅額、增加托兒服務、增加產假、男士侍產假等,但仍無法推高生育率,生育問題亦不是一時三刻可以處理。

誠然,社會環境、政府政策是決定生育的其中一個考慮因素。要提高生育率,政府需要在經濟、房屋、就業、教育、醫療等多管齊下創造有利生育的條件,掃除年輕人的後顧之憂。不過,少子化及老齡化是世界性難題,很多發達經濟體同樣面對這個問題,各地推出鼓勵生育的措施都大同小異,效果亦未如理想。

筆者問過身邊的年輕同事,以及透過其他渠道了解青年人對生育的看法。現時的青年教育水平提高,接觸到更加多元的文化,對生育、養育的想法或者已經改變,部分人更加注重個人價值及自由,不願意被傳統生兒育女思想約束。

筆者分享這個例子,是想指出,今日的年輕人觀念轉變,不是政府推出利好政策,就可以鼓勵市民生小朋友,甚至解決人口老化問題。對於想生但因為各種現實壓力而推遲甚至改變生育計劃的人,政府要精準對焦他們的需求,提供家庭友善的社會環境;但面對選擇不生的人,無論鼓勵生育政策如何好,相信都很難改變到他們的想法,我們要尊重這部分人的選擇。

討論解決人口結構失衡的問題時,大家往往聚焦在生育政策,忽略了與人口息息相關的人才政策。人口流動是世界大勢,筆者認為可以從機制引才、環境留才及培訓育才三個方向入手,為香港補充人才,令人口結構可持續。

議員陳沛良日前在立法會會議上支持「推動培養本地專業服務業人才」議案。(相片由作者提供)

機制引才

過去兩年香港勞動人口流失超過10萬人,當中不少都是年輕人及專業人才,設立機制吸引人才來港發展是快速填補缺口的方法。政府在這方面做了不少功夫,包括推出高才通、設立人才窗口、擴大人才清單等,值得肯定。政府未來要持續檢視各類人才入境計劃,按實際情況優化,更主動吸引人才來港發展。

引才之後更重要的是留住人才。數據顯示,通過專才計劃來港的人才,只有12%在居港滿7年後申請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反映他們決定長遠留港發展的意願不高。

環境留才

有研究指出,居住成本高昂是影響香港吸引、挽留人才競爭力的一大因素。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最新發布的國際房屋負擔能力報告指,本港依然是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一個香港家庭需不吃不喝18.8年才能置業,連續13年蟬聯全球最難負擔樓價城市榜首。居住成本高昂令在香港的生活成本上升,亦削弱了香港能以優厚薪酬及發展潛力吸引人才的競爭力。

政府要思考、深入研究吸引人才留港的考慮,並對症下藥提供誘因、配套,減少人才留港的生活負擔,讓他們可以放心在香港扎根發展。同時,政府亦要以更廣闊的視野規劃,創造開放、包容、舒適的環境,令來自不同地方的人才,更融入香港的社會及文化,提升他們對香港的歸屬感。

培訓育才

培育本地人才亦是完善人口結構的重要一環。政府除了要完善現時大力推行的STEAM教育,亦要推動職業教育發展。

產業發展日新月異,而本港職業教育卻跟不上企業技術更新的節奏,在課程設置、教材、實踐等各方面都與企業需求脫節,未能與時並進。

政府有責任提高職業教育的實用性及認受性,對準企業需求,緊跟產業、行業發展步伐,並按需要不斷調整、更新課程設置,以做到與時並進。另一方面,政府亦要在制度層面發力,吸引企業主動與職業教育學校、課程對接,才能真正實現學生與企業共贏。

概括而言,無論是本地人才還是外來人才,政府要讓大家看見,在香港發展事業有前景、有未來,在香港生活是最好的選擇,從而吸引更多人才選擇在香港發展、定居,為香港各行各業培育多元化人才,平衡香港的人口結構並做到具可持續性。

作者陳沛良是香港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保險公司總經理。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