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外勞誰拍板?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勞工及福利局有意輸入建造業及運輸業勞工,或參考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設定一個輸入名額。餐飲業界亦表示,據了解政府將輸入2000名人手。局長孫玉菡表示,會優先保障本地市民就業。

香港部份行業缺乏人手是不爭事實,醫護界是最好例子。觀乎院舍護理員、建造業及運輸業的例子,政府似乎是針對個別行業的人力需求,再由相關政策局擬定輸入外勞的具體方案,例如名額及條件。

需求落差不能只靠輸入解決

毫無疑問,輸入外勞的方案要按個別行業的需求而定。舉例說,本港地盤工人由2017年第四季的約12.3萬減至去年第四季的10.7萬,同期空缺大幅縮減61%。但除此之外,行業性質亦為重要因素。例子本港教育界的職位空缺在五年間由約3900個大增至7800,升幅接近一倍,但教學工作除了語言,也涉及對課程的掌握,甚至是對香港社會的了解。又如社會工作服務,空缺近五年也增加了接近五成,但不一定可以透過輸入外勞填補,更重要的是培訓本地人手。

由此可見,輸入外勞不能只看個別行業的需求,也不能由政策局各自決定,政府要從高層次統籌規劃。當勞動人口的供應和需求出現落差,不同行業之間又分佈不平均,官員除了輸入外勞,更要從教育、培訓等途徑調整市場結構。事情本已複雜,再加上人口老化及移民潮,政府必須分析數據,科學制定政策。

結構趨勢涉及統籌規劃

除此之外,本港就業人數過去十年由365.8萬輕微減至去年的361.3萬,跌幅百分之1.2,但與此同時,在中外資公司工作的人數由38.8萬上升至46.8萬,增幅兩成。當中性質為地區總部以及地區辦事處的就業人數其實也在下跌,辦事處的則大升接近七成,反映在香港設立辦公室的中外資逆市擴張,聘請愈來愈多人手。當局若關注本港的營商環境,這類背馳數據所反映的結構趨勢尤其值得研究。

政府目前設有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由政務司司長領導,包括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教育局、勞工及福利局等多名局長以及社會人士,統籌宏觀的人力資源政策及措施。然而這屆政府似乎依賴輸入人才計劃以應對勞動人口短缺,在回應立法會議員時更形容相關政策「有優化人口結構及提升人力質量的果效」。當局雖在2015年完成《人口政策——策略與措施》報告,惟至今仍未專門為人口政策設立委員會。欠缺頂層設計,如何面對人口老化、M型社會,還有25歲至39歲市民大量移民所產生的結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