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珊|法國暴亂似曾相識?特區政府需要先考慮的兩個問題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一名17歲黑人少年遭警員開槍射殺,事件在互聯網上發酵,瞬間激發萬千群眾上街示威,然後演變成全國性的暴力事件,甚至被法國媒體稱為「20年來最大的全國暴動」。暴力事件波及多個城市,數以千計的店舖、汽車遭打砸焚毀,讓浪漫的法國瞬間成為暴力戰場。

這一切對香港人來說是否「熟口熟面」?

來稿作者:楊莉珊

一件全民關注的社會事件、虛擬世界中的情緒催化、外國媒體的推波助瀾,讓一些潛藏的社會問題快速演化成情緒,成為街頭的暴力事件,而更類似的是大批年輕人擔綱前線衝鋒陷陣的主角。這不就是2019年香港「黑暴事件」的劇本?

當我們事過境遷再看法國的暴動,與香港的「黑暴事件」互相印證,我們應該學到什麼?我們又應該做些什麼?筆者認為,特區政府最少有兩方面需要深思。

首先是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社交媒體的關鍵性作用,就連馬克龍總統也坦承大部分上街的少年都是受到網上社交平台的鼓動,從推特臉書youtube 電報等,只要是語法國相關的 就是跟暴動相關的消息,主動推到讀者眼前,讓社會情緒是不可擋。 有法國媒體還留意到一個有趣現象,推特在法國的伺服器前幾天意外出現故障,當天法國暴動的強度明顯弱化。

社交平臺與互聯網在香港黑暴當中也曾發揮關鍵作用,特區政府事後曾經表示會重視參與各種網上社群,一方面收集青年群體的「真民意」,另一方面透過不同平臺與市民溝通。三年過去,社會沒有感覺到特區政府在營運新媒體方面有寸進,筆者只是擔心一但在有謠言從互聯網的社交平臺進入香港並快速影響民意,特區政府還打算倚靠特區員警來「再打一場硬仗」?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特區政府怎樣從國家安全的角度與世界共處?法國的經驗告訴我們,當自身出現問題的時候,很難寄望於所謂的"國際朋友"。當法國未鎮壓暴動而疲於奔命的時候,《紐約時報》、美聯社和CNN等美國媒體不僅對法國騷亂大肆炒作,同時還冷嘲熱諷地表示,法國和美國一樣,也有著“系統性種族主義”。彭博社援引美國銀行數據稱,在法國大暴亂期間,曾有高達46億金額的美元從歐洲流入美國。顯而易見,只要法國這場暴亂無法平息,美國就能毫不費力地收割歐洲資本。

利益所在,香港一旦陷入動亂,將成為部分西方國家發財的機遇。回想當年香港黑暴之時,西方媒體也將暴徒美化成「民主鬥士」,將特區政府抹黑為「暴力政權」。與法國幾乎相同的是,暴亂也讓香港出現比較明顯的資金外流,直接衝擊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雖然特區政府在回歸文稿當中多番強調資金明顯流入,但筆者相信股市是「最誠實的」,當恆生指數在上半年的表現在全球40個主要金融市場僅列倒數第五名的位置,說明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經受到嚴峻的挑戰。

資金並不會因為特區政府多喊幾個口號便轉回香港,能否提供一個安全穩健且富有機遇回報的營商環境,才是資金所關注的焦點。特區政府要如何讓國際投資者感受到香港的經濟活力已經「春風吹又生」?這是香港特區政府與金融界仍繼續努力思考的第二個問題。

作者楊莉珊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