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珮帆|乳癌篩查 應加大力量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筆者一直關注乳癌防治工作,曾於2019年帶領民間團體等相關持份者到台灣實地考察當地就乳癌管理推出的不同政策措施,並於2021年成功爭取政府當局推行首個「乳癌篩查先導計劃」。目前政府推動的乳癌篩查主要以風險主導,即市民需具備一定風險條件才能獲資助篩查,受惠人數因而受限。

來稿作者:葛珮帆

根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在過去數十年間呈上升趨勢,並佔2020年本地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28.4%(4,988宗個案),是本港女性第三位致命的癌症。早期乳癌會使用外科手術、電療、化療和標靶藥等進行治療,而且會有較佳的治癒率。但針對較晚期或高風險乳癌,如三陰性乳癌和HER2型乳腺癌,雖然現時有新型藥物、免疫療法等延緩病情,以提升病人存活率及生活品質,但整體治療成本相對較高。

政府原先預期至今年9月會有48,000名婦女參與篩查,但根據政府回覆筆者在5月立法會大會的書面質詢,截至今年3月底實際只有19,300人完成乳癌風險問卷評估,當中有5,475 人獲轉介進行資助乳房X光造影篩查。相信有關數字反差除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之外,也反映政府對廣大婦女宣傳乳癌篩查力度不足。雖然很高興得知政府將在今年底推出下階段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但如果評估準則、檢查技術等細節未有改善,成效難有大變化。

葛珮帆議員5月在立法會會議上詢問醫務衞生局,乳癌篩查先導計劃的乳癌篩查服務對象會否擴大至涵蓋低風險人士。(圖片由作者提供)

據資料現時八成四乳癌患者並沒有家族史,可見新一輪計劃不應只停留於風險因素,而應該參考台灣等地,加強BMI、運動習慣等個人風險因素的比重,甚至利用更全面的3D造影篩查,使更多忽略自身乳患風險的婦女受惠。加上目前各地區康健中心和康健站已運作一段時間,有條件在防治乳癌上擔當更重要角色,做好公眾教育、早期篩查、專科銜接以及公私營合作。現時私營醫療機構在乳癌篩查及治療已相當成熟, 服務量亦能有助分流公營醫療機構,尤其是專科治療跟進的需求。

筆者建議政府應積極加強早期乳癌篩查力度,進一步保障婦女健康,長遠降低防治乳癌的整體醫療開支。未來筆者會繼續推動政府加強乳癌防治工作、 監察相關政策及措施的執行情況。同時會聯同其他議員繼續關注乳癌相關政策,反映市民意見。

作者葛珮帆是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界別)。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