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實現可持續發展 香港須學習如何與厭惡性設施「共存」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政府近年提出多個填海計劃,引發不少爭議,如涉及厭惡性設施的建設或重置,更會惹來地區反對聲音。不想焚化爐、廚餘處理等設施建在居所附近乃人之常情,但在人口愈趨密集情況下,如何與厭惡性設施「共存」已成為香港、甚至全球一大課題。最近申請環評研究概要的馬料水填海計劃,當中把污水處理廠搬到鄰近岩洞內,是一個良好示範;反觀早前引起居民遊行抗議的將軍澳132區計劃,擬把6個厭惡性設施集中一處,顯然就是反面教材。

來稿作者:袁順圍

今年初政府提出將軍澳近海一帶的規劃方案,擬在第137區建約5萬個單位,並在第132區(即華人永遠墳場對出)填海,以重置第137區的公眾填料轉運設施和混凝土配料廠,另設電力設施、建築廢料處理設施、廢物轉運站及海上垃圾站。6個厭惡性設施放在同一地方,「好處」是夠集中,只影響一個範圍,但該批居民便要承受加倍的臭味、灰塵等影響,立法會議員林素蔚批評這安排絕對不理想,「厭惡設施距離民居僅1公里,污染物容易積聚不散,損害居民呼吸系統健康。居民日後亦需長期承受噪音和環境污染。」

相對將軍澳居民,沙田居民比較幸運,因為落實馬料水填海計劃後,過往不時發出臭味的沙田污水處理廠會被搬走,以騰出空地配合項目,剛巧附近有巨大岩洞可用,污水廠順理成章遷移至洞內。雖然整個工程預計耗資約400億元,但可以一勞永逸解決臭味等污染問題,令大批沙田以至馬鞍山居民受惠,又可增加土地供應,可說是兩全其美。

未來香港仍有多個新發展區,同樣需面對如何妥善處理厭惡性設施的難題。當中最重要、面積達300平方公里(相等於約4個港島)的北部都會區,將容納250萬人居住,除一般污水處理及電力設施等公共設施外,可預期區內居民每日將產生大量的廚餘、家居垃圾,以至建築廢料。不過,根據初步規劃資料,區內一些淨水、廚餘處理設施及再造水處理廠均設在擬建的新田鐵路站附近,中間雖設有綠化地帶,但仍十分接近早期入伙的「專用安置屋邨」及擬建大批公私營房屋的地段,日後勢必存在臭味、空氣污染及至衛生問題等隱憂。

翻查資料,新田科技城最南端、近牛潭尾有一個規劃中的岩洞,若然當局能在規劃階段已把相關厭惡設施置於岩洞,在不涉及搬遷程序下,造價定比沙田污水處理廠便宜一大截,更重要的是大片原擬建厭惡性設施的土地可騰出來重新規劃,用作建屋或彈性混合用途,以紓緩科技城房屋數量不足的問題,一舉兩得。

參考過去本港也有不少把厭惡設施置入岩洞的成功例子,如早在1995年落成的赤柱污水處理廠,便把服務赤柱、馬坑和紅山地區等逾萬名居民的污水處理設施,有效地隱藏於岩洞內,融入周邊的社區及環境。又例如港島西廢物轉運站,建於1997年,為港島中西區及部分南區提供廢物轉運服務,同樣設置於岩洞內,減少環境和視覺上的影響。近期一點,建於2009年的西區海水配水庫,由兩個岩洞組成,最多可儲存12,000立方米的海水,不僅減少對環境及景觀的影響,更騰出了地面空間,用作興建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

當然,在岩洞設立廚餘、廢物、污水處理設施或牽涉大量技術問題,是否可行仍需由專家詳細研究。若然在技術不可行情況下需要按原規劃進行,筆者認為,當局必須做好除臭、淨化等緩解措施,將厭惡性設施好好「隱藏」在區內,才能達致政府倡議的「優質、健康及綠色生活」新社區。

外國有不少例子把被認為是厭惡性的設施轉化為受周邊居民、以至遊客歡迎的地標,例如法國最大的廢物焚化發電廠Isseane,靠近巴黎塞納河河岸,外觀看起來似是一座3層高的辦公大樓,不會有煙或臭氣排出;又如丹麥哥本哈根的垃圾發電廠CopenHill(丹麥語Amager Bakke)設有斜屋頂設計,建築物兼有人工滑雪場、攀石場、咖啡廳及酒吧等;瑞典等地亦著力將垃圾處理全面地下化。

筆者相信,若然政府能夠就無可避免的除污設備及早進行規劃,作人性化的周詳考慮,配上創新科技應用,相關設施定能好好隱藏於社區,甚至打造為國際級水平建築,藉此展現本港創新科技的「功力」,令除污設施搖身一變成為創科的示範作品,既助本港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又可對外「說好香港故事」,長遠對整個香港未來持續發展極有正面作用。

作者袁順圍從事物業管理近十年,曾任職房屋事務主任。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