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明|拯救香港消費和經濟要靠女性?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香港近日熱議如何通過提升市民消費以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各界人士雖然對此紛紛各出奇謀,希望挖掘解決市民消費信心每況愈下的良策。然而從消費活動比重來看,若然特區政府、社會各界可以更加重視女性市民在消費領域乃至推動經濟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減輕女性工作、生活負擔,增加對女性的支持,並根據本港女性的消費心理預期,在消費領域作出有針對性的部署和轉型,很有可能刺激消費上升,拉動經濟增長。

來稿作者:梁海明

筆者近日發表的拙文《香港如何在夏日炎炎下吸引「熱」錢?》,提出要提升消費,本港需思考如何發展夜消費、室內運動和新營地。但近期有三條新聞引起筆者的關注,令筆者意識到,要提升香港消費和推動經濟發展,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要發揮女性市民的作用。

女性對消費和經濟的促進作用巨大

第一條新聞是美國著名歌手泰勒絲(Taylor Swift)演唱會所帶來千萬人空巷的轟動,泰勒絲的演唱會不僅有可能成為史上第一個營收破10億美元的巡回演唱會,數據研究機構QuestionPro的統計更指出,泰勒絲為期6個月的美國巡演,帶來的經濟效益將達到50億美元,已超過全球44個國家的2022年的GDP。

另一條新聞是《Barbie芭比》電影所帶動的「芭比粉紅潮」(Barbiecore)熱潮。為了觀看《芭比》電影,有媒體報道稱,許多女性友人一同治裝,購買各種粉紅色服裝和配件,打扮好後,一大群人像是要去參加派對,先打卡拍照,才進戲院看電影。

「芭比粉紅潮」現象反應的是女觀眾的「乘數效應」消費力發威,雖然男觀眾也會身穿球衣成群結隊去觀賞球賽,但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者Carolyn Sloane指出,此現象在女性群體中更常見,且一群女性自己執行「派對式口碑傳播」,呼朋引伴一起去看電影,還會帶來更多的重複消費。

第三條新聞相信很多市民都留意到,那就是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近日一筆過支付5180萬港元,新購入半山寶雲閣的一個單位給女兒居住。此固然反映出葉劉十分疼愛女兒,當然也可顯示葉劉的購買力非常強勁!

由此可見,女性對消費和經濟的巨大促進作用,實在不容小覷。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時代來臨之後,隨全球產業結構的更改、資訊科技的革新、教育程度的提升以及服務業的興起,更令女性對經濟增長作用進一步提升!據中國內地統計,女性對GDP貢獻已約50%。而在多數歐美國家,女性對GDP貢獻更在60%或者以上。可以說,女性對經濟的發展,不是頂半邊天,而是頂大半邊天。

因此,對本港而言,如何進一步發揮女市民的作用,以此提升消費和經濟?筆者建議特區政府和各大機構考應慮更多支援女性舉措,減輕女性工作、生活和養育子女上的負擔。

政府應帶領減少加班、讓女性更多消閒消費

職業女性消費能力普遍比男性高,西方暢銷書《Why Women Mean Business》(《女人不容小覷》)的作者Avivah Wittenberg-Cox研究發現,和男性相比,女性作出的購買決策高達80%,這不僅僅包括日常用品、衣物、電器或化妝品這些消費小項,更包括買房、汽車和投資金融產品等這些消費大項。例如在日本,該國就有三份之二的購車決定權在女性,日本男人要駕駛什麼車輛,是由太太話事。西方那些深諳「Womenomics」(「女性經濟學」)之道的國家和企業,往往也都在打女性的主意,奢侈品商場店、化妝品專賣店開到成行成市。

增加女性在辦公桌前的加班時間,並不符合企業發展乃至經濟效益。著名的《美國流行病學》(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期刊研究發現,每周工作55小時的員工,其智力解決問題能力、短期記憶和創造力,都比每周工作40小時的員工要低。

英國女性經濟學家瓊·羅賓遜夫人(Joan Robinson)認為如果公司重視員工加工,會令「隱蔽性失業」(Disguised Unemployment)問題加劇。「隱蔽性失業」指的是企業忽視生產力、重視工時,就會出現三個人的工作,五個人做的人浮於事、冗員過剩的情況,企業長久下去,將面臨競爭力下降,甚至破產、倒閉的結局。

故此,本港要增加消費,建議特區政府和公營機構可率先作出表率,減少加班,讓女性有更多消閒消費時間,以及增加、優化幼兒照顧、兒童託管、家長支援等服務,可能比採取其它刺激消費措施更加有效和直接。

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另一個要考慮的是,要盡快捕捉本港女性市民新的心理消費預期。

上文提及,在經濟景氣的時候,有80%的購買決策是由女性作出。而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雖然市民的實際收入或預期收入減少,但當中的消費增長仍然是主要由女性來主導。

在這裏要向讀者解釋一個經濟學名詞「口紅效應」,那就是經濟再不景氣,但女性市民的消費欲望仍然存在,即使買不起高檔消費品,也要轉而購買一些廉價消費品滿足自己。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的時候,口紅特別暢銷,因此稱作「口紅效應」。

不僅美國經濟大蕭條的時候出現「口紅效應」,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及其后的歐債危機,「口紅效應」也曾經出現。在爆發這些危機之時,實體經濟難有起色,消費也陷入沉寂,雖然汽車、奢侈品店鋪門可羅雀,但口紅、面膜和美容等消費量卻大幅上漲。

這是因為即使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女性儘管消費由奢入儉,但仍然可以促使消費增長。對此,特區政府和商家要在「口紅效應」到來的時候,盡快去捕捉女市民新的心理消費預期,轉換思路,以更多樣化、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和商業模式來提升本港消費。

總而言之,在女性角色來越來吃重的情況下,思考如何減少女性市民的負擔,發揮女性市民的優勢,以及了解女性新的心理消費預期,必將有於提升本港消費和經濟。

因此,對於特區政府和各界而言,現在還要等什麼?與其仰望星空,不如低下頭請教身邊的女性家人、女性朋友、女性同事:你想幾點放工?你出街想買什麼?夠錢買嗎?不夠請出聲!

作者梁海明是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絲路智谷聚焦於粤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宏觀經濟等領域研究。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