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珊|青年工作 有心比有錢重要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香港優質師友網絡(QMN)25日為第二屆「Grows Together職場有你」的參與導師舉辦培訓與分享會,並為50名曾參加去年首屆活動的學員進行面試,選拔合資格者在今年真正進入第二階段的職場體驗工作。作為一個青年活動的支持者與推行者,筆者卻被席間有人偶然談起的一件事深深震撼!

來稿作者:楊莉珊

席間有人談到最近學生自殺的問題又趨嚴重,媒體稱今年首10個月竟有多達27宗學生自殺身亡的不幸事件,連教育局也不得不承認學生自殺有上升趨勢。作為關注青年工作的人,也作為一個母親,對這樣的新聞怎能不痛心?

其實自2019年黑暴風波後,社會意識到一部分青少年對社會存在誤解甚至不滿,感受到壓力,甚至對未來沒有希望。此後無論是政府或者民間,投放在青年工作方面的資源也有井噴式的增加,就連國家領導人也公開表示要關注香港的青年工作。資源多了,活動多了,但為何香港青年並未因此紓減壓力,認清前途,對未來充滿希望?

今天的交流會中,聽取不少友師與青年互動的親身經歷,特別是候任香港青少年服務處副總幹事區潔盈博士為大家提供的輔導課程,讓我們警醒,在青年工作當中,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耐心與愛心,將青年放在青年工作過程當中的主角位置?又或者我們只是不經不覺之間,想在年輕人面前炫耀我們的「成功經歷」及「食鹽多過你食米」?

比起資源與活動,青少年在成長當中更需要理解、陪伴與信任。但很平險,這些並不是更多資源,更多活動可以提供的。政府將學童自殺數據上升的原因,歸咎於受疫情及復常後學生需要面對較大的挑戰所影響,自殺的原因也認為主要來自於人際關係,個人情緒、學習壓力等方面。

這些分析可算老生常談,這些原因本來也都是可以預先發現並加以解決的。筆者也為人母親,了解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情緒必然有一定變化與波動,從感到不適到走向極端,還有相當一段空間,若能及時加以關注,可以阻止不少悲劇發生。

筆者去年的活動當中也曾與部分學員有較深入的接觸,深知道從陌生到交心的「破冰」過程十分艱難,就算是自己父母孩子也不一定能做好。但在座很多熱心友師做到了,靠著過人的耐心與愛心,還有出色的溝通技巧,成功與學員建立信任,這樣才可以知道他們的成長疑慮與對未來的期盼,然後再給予適切的幫助。

過往也了解過其他青年工作項目,但發現坊間有部分活動存在借青年「過橋」的情況。雖然活動方為青年提供了若干活動或資源,但卻並未預先了解這些是否青年人所需要的,也並未預期青年可以從活動中有所收穫。結果往往聚了一批青少年,拍了數張「大場面」的照片,然後青年參與者便乏人關心,甚至連其個人感受也往往被忽略。這樣欠缺誠意的青年活動應該引起警惕,因為不僅浪費資源,更關鍵的是破壞青年與成年人之間的信任關係。我經常告訴師友,每個青年都是一個獨立的人生故事,既然有心做青年服務,要成為他們人生故事中有影響力的一個人,便要將青年學生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香港生活成本高但社會貧富懸殊擴大,不少來自基層家庭的青少年當然不可能如富裕家庭出身的同儕一樣萬千寵愛在一身,而其家長也往往要為口奔馳,疲於生計,青年工作確實有必要加強。但加強不僅僅在於資源與數量,無論是政府或社會賢達,既然有心為青年發展盡一分力,何不在心態上、工作方法上有所優化,真正提升青年活動的質量,讓青年人成為青年工作的真正受益者。這樣既不浪費資源,更關鍵是為我們社會未來儲備更多人才,這才是青年工作的最大收穫。

作者楊莉珊是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優質師友網絡主席。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