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香港怎樣變?利用City Walk拓室外消費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林家茵

早前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國安活動上,花了大篇幅談及香港的經濟發展,尤其針對坊間熱議的消費模式改變,夏主任爆金句指出,不能用昨天的舊思維解決今天的新問題,要積極識變、應變、求變。誠然,面對港人北上消費、旅客不再熱衷買買買,香港的業界需要變,但更重要的是政府亦需要配合應變,在政策上為業界開綠燈,才能攜手創造更佳更多元消費環境,增加香港對旅客及本地居民的吸引力。

政府重點打造盛事經濟,旅發局曾估算每150萬名遊客可為香港帶來0.1%的GDP增長,期望帶動旅遊、酒店、餐飲零售等行業,但現實卻是這些盛事並沒有成功「變現」。根據旅發局數字,雖然旅客人數在逐步增加,但去年全年與入境旅遊相關的總消費為1,784億元,相比2018年的3,317億元高峰少了近五成,正正反映出業界旺丁不旺財的困境。另一方面,訪港旅客也感嘆未得到最好的體驗,例如提到香港消費場景缺乏新意、購物不再是首要選項。

種種現象均顯示香港「求變」刻不容緩,問題是怎樣變?在夏寶龍主任的講話中提到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而當下消費及旅遊模式中最大的潮流就是City Walk(城市漫步),即通過慢節奏的徒步深度遊方式,串聯起城市的地標景點、餐廳店舖等。根據小紅書數據,2023年其用戶已經City Walk超過200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16圈。

這種趨勢在城市中發展出步行街區、商業地標戶外空間延伸出的露天市集、臨街外擺餐廳、街頭展覽等新模式,方便遊客一邊沉浸式感受當地文化,一邊不經不覺主動消費。内地近幾年興起的夜間經濟、戶外經濟就是由此而來。在世界其他國際消費大都市,亦早有著名的戶外商業街區。例如澳洲雪梨最知名的岩石區假日市集,零售、餐廳、酒吧、街頭表演豐富多樣;新加坡在疫情後的碼頭區亦增設更多露天酒吧食肆,吸引客源。

這樣的露天消費模式也得到香港民意的支持,根據香港百貨、商業僱員總會早前的調查,在1862份有效回覆中,有近七成受訪者支持設立夜市,其中最吸引的項目前三名就是飲食、零售及表演節目。協會更建議設立長期的市集,逐漸發展成景點吸引旅客,亦可在旅遊區設立市集帶動人流,為商場、食肆打氣。

既然消費者已經不拘泥於室内,城市管理者及商家更應行前一步,多在室外空間下功夫,抓住City Walk的熱潮,打造City Shopping、City Dining甚至City Exhibition的場景,將消費從室内延伸至室外。

在香港要找到這些室外空間不難,亦不只限於維港兩岸,一是利用現成的各區商場室外延伸空間,如商場前空地、公園、海濱、天台等舉辦活動,不僅可以為旅客創造體驗式的消費氛圍,同時直接帶動人流量及銷售額,也可向世界各地旅客展示香港絕佳的創意理念及購物之都的風氣,變成宣傳香港的一個窗口;二是在各盛事活動的就近位置,如公園草地、體育館前空地、海濱空地等配合舉辦市集、美食節、展覽等,讓旅客在參加盛事之後坐一坐、嘆一嘆,感受香港的城市氣氛。

要做出這些改變,不應只是業界的一廂情願,政府各相關部門都需要出一份力與業界拍住上,例如從地契、條例、使用限制方面對戶外、室內用地予以放寬,例如容許在空地或通道增加座位或簡單的設置,讓遊人歇一會,吸引他們打卡等;鼓勵業界發揮創意,盤活室外空間,甚至選擇特色的活動將其恆常化,為餐飲零售業開拓出新的思路和場景。特首李家超說,很高興見到營運者已經就應對旅客新的要求和消費模式作出轉變,那麽政府當局和政策制定者們又做好準備,與業界一起變了嗎?

作者林家茵是地產代理。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