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寇克大行動.影評】帶觀眾親歷戰爭的絕望和窒息感

撰文:李美
出版:更新:

二戰電影多如繁星,但以撤退而非進攻為主軸的,卻是少之又少。《鄧寇克大行動》(Dunkirk)所述二戰盟軍的重大戰略撤退,便是早前香港潮語「離開,是為了走更遠的路」的最佳歷史例證。

《鄧寇克大行動》有齊荷李活戰爭片的元素。

槍林彈雨的特技畫面,配以令人「心都震出來」的聲效,固然是少不免的;此外,本片還包攬海、陸、空戰線,由地面巷戰,到海上炮擊,以至戰機追逐等等,堪稱應有盡有,使人目不暇給。

電影的另一特色,乃從「下而上」的視角,來描繪戰爭的真實性,觀眾們都能親歷其境般,不單體會到置身戰場、生死一線的窒息感,更加體會到不得不撤退、甚而遭人圍剿的絕望感!的確,許多荷李活片都將戰爭浪漫化、英雄化,主角們往往勇字當頭、以一敵百;今次則來個180度反轉,所帶來的感覺絕對截然不同。

(《鄧寇克大行動》劇照)

相對來說,戲裡並無太多「上而下」的講解,沒有宏觀地說明此役的前因後果和重要性,畢竟本片重點乃在窒息感和絕望感;有見及此,筆者不妨代勞一番,好讓大家在入場之前,率先了解這場「鄧寇克之役」的背景:

二戰時,納粹德軍的「閃電戰」所向披靡,甫一揮軍西征,盧森堡當天便告投降,5日後荷蘭亦扯白旗,比利時則捱上18天,惟即使是法國此等大國,開打不足一個半月亦落入希特勒手裡。起初,法國以為「馬奇諾防線」牢不可破,渾沒想到德軍竟繞道上述中立小國,頃刻間就攻入法國心臟地帶。此所以,大批到埗的英國援軍不得不掉頭返國,寄望依仗英吉利海峽抵禦德軍。

鄧寇克之役歷史照片。(Getty Images)

鄧寇克撤退行動由5月26日開始,到6月4日隨著鄧寇克失守而結束(德軍於6月14日攻陷巴黎)。於此短短9日時間內,盟軍共撤回近34萬士兵,當中14萬是法國、波蘭、比利時、荷蘭等士兵。期間,共860多船次靠岸登陸協助撤離,不過就有240多艘船隻沉沒,英德亦各有百多兩百架戰機被擊落;另外,多達三至四萬名負責斷後的士兵,最終無法趕及撤退而遭德軍生擒,其中絕大多數為法國人;所遺棄的輜重更不計其數,涉及坦克700多輛、機關槍逾1萬支、各類汽車約4.5萬輛。可以想像,當時情勢是何等狼狽、何等蒼涼、何等悲壯!不過,正正有了這個奇跡般的撤退,英軍才可維持軍力,在往後時間抵禦德軍入侵及反攻諾曼第,否則西線戰役恐怕早就完結。所以,「鄧寇克之役」對整場二戰無疑產生了重大影響。

總括而言,《鄧寇克大行動》絕對予人荷李活級的官能刺激,而對於電影所要傳達的戰爭可怕,觀眾們亦不應簡單忽視啊。

【編按:以下內容含劇透,逃生門在此。

電影讓觀眾們能親歷置身戰場、生死一線以至遭人圍剿的絕望感。(《鄧寇克大行動》劇照)

荷李活一眾粉絲,相信不會對《鄧寇克大行動》失望。

如前所述,電影有齊荷李活的成功元素。當中,有一點上文沒有劇透而在此不得不讚的,乃戲裡很好地營造了困憋水中的窒息感(所以本文強調「窒息感」!)。即使三番四次地反覆應用了,惟很大程度上也不嫌多,畢竟相關描寫實在太好,就連觀眾亦難免被壓逼得喘不過氣來;更重要的是,水憋一環跟鄧寇克撤退非常貼題,因為,士兵循海路撤退就得承受這種窒息感!

在此不禁多想:這個時候開拍戰爭片,對於活在安穩世界的人們來說恐怕不合時宜;難道說,本片乃為勾起公眾對中東北非戰事的關注,特別是大批難民不得不冒險飄洋過海逃難歐洲?的確,電影裡的盟軍跟難民一樣,皆為躲避戰火而投奔怒海;只可惜,對於難民來說,怒海的彼岸卻不是「家」,他們的「家」乃在怒海的後面……二戰距今已逾70年,我們都知道納粹德軍沒有得逞,故此看罷本片未必太過黯然神傷;然而,難民們呢?他們的未來依然一片黑暗……

電影裡的盟軍跟難民一樣,皆為躲避戰火而投奔怒海。(《鄧寇克大行動》預告擷圖)

談回電影。

《鄧寇克大行動》既繼承了荷李活的好,惟同時亦繼承了荷李活的「膠」。其中,相關窒息感的展現固然一絕,但錢幣的另一面,其前因後果則有點「搵戲來做」。

以下便盤點一下片中「膠位」:

荷李活的第一大「膠」,乃不必要地故作驚險,本片亦不例外。最離奇者,是戰機上蓋倉門突然無法打開,以致飛行員幾驚波折才可逃生(反正,大家都預期這個角色能夠順利逃脫吧!),另外救生船艦倉門竟然鎖上,許多士兵因此慘困倉內遭水淹斃,等等;毫無疑問,這些都是「為驚險而驚險」的安排,而對本片來說,更恐是「為窒息而窒息」的安排呢!

戲裡另一令人摸不著頭腦之處,則是眾人躲在船倉等待潮漲時,為何在海水湧入之後,外面子彈還會射入倉內?以海水灌入的程度與高度來看,當時的船肯定大幅度地浸在海水裡面了。試問有人會將浸在海裡--即既看不清楚、又有水力阻隔--的物品作為練靶對象?至於所謂減重減人之舉,亦是「為矛盾而矛盾」;難道一艘船入水至此,倉內滿水份屬遲早問題,它尚有可能順利橫渡英吉利海峽?至於,主角為了堵塞彈孔而遲遲不肯離船,竟然待至水浸眼眉才潛水撤走,毫無疑問也是一種「為窒息而窒息」。

(《鄧寇克大行動》預告擷圖)

最後,縱使電影選取了撤退主題,但卻始終戒不掉荷李活的英雄化套路。故事既將民用船小伙子英雄化,亦將「官民合作」的民用船英雄化……當然,鄧寇克撤退確實成功,亦確實有賴民用船,而類似的以大局為重及捨己救人精神亦深值表揚;不過,電影的表達鋪排卻嫌不足--為何不明不白地前往戰場兼而死得不明不白的小伙子是英雄?英雄怎麼不是船老闆?為何斷後將軍望見民用船都感觸落淚(雄壯的背景音樂還隨之而起)?反而對大型軍艦駛至護航卻無動於衷?畢竟,缺乏說服力地過份英雄化,只怕犧牲終極的說教意義。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