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聲.來稿】是什麼磨蝕了老師的初心?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陳穗

開學的第二天便已從新聞中知悉有老師自殺的新聞,據悉該老師患有情緒病,此消息令人感到難過和唏噓。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中,壓力不限於學生,老師面對的壓力更到達臨界點,每年開學或長假前,不難在facebook中看到在職老師們焦慮的心情。

老師的「充實」工作

香港老師的壓力來自很多方面,首先是課節多,本港老師的課節之多有可能冠絕亞洲。其次是林林總總與教學有關或無關的行政工作,有時空堂本應用作備課或改簿,但現實是每次回到座位,桌面總堆滿了無數文件,清理過後,去趟洗手間,鐘聲又響起了上課的訊號。午膳匆匆完成後便趕着見學生、追功課、當值等工作。放學後又忙着帶課外活動、補課、溫習班、課後導修班(近年愈來愈多學校流行)等,務求令老師的工作由早到晚都過得「充實」。

老師假期多的迷思早已不復存在,假期就要讓老師可以全力出卷改卷的「黃金時機」,這邊廂剛派完測考卷,那邊廂便已收到下次交卷的死線。有常額教席的老師已算幸運,無論日常如何繁忙,也總算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收入。

近年來很多有志教育,教學有熱忱,能力佳的老師連一個常額教席也難求,每年學期中就開始為下學年是否有工作而憂慮惶恐。(資料圖片)

明天的憂慮

更可悲的是,近年來很多有志教育,教學有熱忱,能力佳的老師連一個常額教席也難求,每年學期中就開始為下學年是否有工作而憂慮惶恐。有些老師本躊躇滿志地預備下學年工作,可惜暑假前卻因學校縮班而被裁員,當事人的徬徨無助,聽者也感唏噓。

近年除了教學助理外,更興起「副教師」一職。他們除了要像普通老師般要授課外,放工時間卻有規限,學校假期亦要如常返工。這種同工不同酬的不公平制度,嚴重打擊了老師教學的熱忱,亦削弱了教師的專業地位。

老師曾被善待嗎?

當然,更令人沮喪的是像興德那類學校內部不公平的制度,各科組間因競爭而形成的各種張力,以上種種原因足以磨蝕老師的教學熱情,更甚的是逼老師步入情緒病的困境中。研究顯示教師和社工都是情緒病患者的高危人士。

試問學校中缺乏生氣勃勃,充滿生命力的老師,他們又如何有餘力去關心學生?他們枯萎的生命又如何能感染社會的下一代呢?

興德學校早前被揭有影子學生、校政混亂,在教育局委任校董加入法團校董會後,校董會以大比數通過罷免前任校長陳章萍,並趕及在開學前聘任新校長。(資料圖片)

在現時的制度中,我們可做的看似不多,但希望老師在忙碌中不忘愛惜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因為在愛他們的人心中,他們是無法被取代的。此外,老師亦可多留意及關心身邊的同伴,記得以往自己在教學時最感到窩心及提升動力的便是在工作桌上收到同工的小禮物、打氣卡等。這些苦中的一點甜足以陪伴老師跨過困境,帶來盼望。衷心希望身處困境中的老師一定要尋求協助,畢竟,生命比世上任何東西更有價值。

解決問題的根源

教育最大的資產就是一群專業及對教育工作充滿熱誠的教師團隊。要改變現時的困局,首要的工作便是釋放教師的空間。唯有減省教師的課擔和減省與教學無關的行政工作,老師才能騰出空間與學生共處,讓師生間的生命互相結連,成為彼此真正的同行者,互慰互勉。此外,唯有給予老師空間,他們才能覺察世界的轉變,才有遠見提升一己的教學能力去配合學生的需要。

教育終歸是良心事業,以人為本才是教育的真正出路。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