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越南青訓經驗 值得港足借鏡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本周二(1月23日),越南足球代表隊在U23亞洲盃擊敗卡塔爾,首次打進決賽。越南並非傳統亞洲強隊,過去香港與其對賽尚且勢均力敵。但是觀乎越南代表隊在今屆U23亞洲盃的表現,相信假以時日,越南足球的整體實力將遠遠拋離香港。香港推行「鳳凰計劃」近七年,其後又推出「力爭上游」檢討方案,只是青訓成效卻未如理想。足總在借鑒外國經驗之餘,更要展現魄力,助港足復蘇。

越南U23首次打入亞洲盃決賽。(視覺中國)

越南的足運起步相對較晚,其於70年代前也打進過亞洲盃,但從未進入四強。越南統一後百廢待興,又隨即數次陷入戰爭,足運由是一蹶不振。及至90年代,越南足運重新起步,但當地的職業聯賽V.League 1在2000年才正式成立,落後於鄰近地區,越南U23這次擊敗傳統亞洲足球強國卡塔爾打入決賽,可謂平地一聲雷。

越南隊平地一聲雷 香港青訓未見起色

事實上,香港足總推動青訓多年,並非一事無成。2014年,香港U16代表隊曾歷史性打進亞少盃決賽周,可惜的是,此後就少有青年梯隊在國際賽事創出佳績,越南推動青訓的決心實在值得香港學習。

在球會層面,越南V.League 1球隊嘉萊黃英與英超球隊阿仙奴合作,培訓出一眾技術型球員,包括隊中骨幹阮公鳳、阮光海、潘文德。觀乎2017的聯賽成績,嘉萊黃英在14支球隊中排名第10,成績並不出眾,原因是球隊將主要資源投放於青訓。

越南民眾帶上國旗,慶祝贏波。(視覺中國)

在官方層面,官方主導成立的「投資與發展足球人才基金」(RVF)也應記一功。基金不少委員都是政府人員,其成立的足球學校集合國內精英,為各梯隊提供了一條龍的培訓計劃,RVF學員會參加各梯隊的足球聯賽。去年曼聯名宿傑斯更簽約兩年成為RVF的總監,足見當地青訓資源充裕,有關部門對於提升青訓水平充滿決心。

反觀香港自足球被剔除體院項目後,青訓就主要集中在球會層面。後來足總雖成立「香港08」、「香港09」兩支球隊,準備2008年北京奧運、2012年倫敦奧運,惟兩支球隊同樣在外圍賽鎩羽而歸,這種精英集中制的青訓方式,亦退出了歷史舞台。

及後足總將大部分的青訓責任交予球會,港隊的各個梯隊則只提供約每周兩次訓練。香港前青年軍教練沙維在接受《香港01》訪問時就曾指出「我可以確保梯隊成員的訓練時數和強度有巴塞足球學校的七成,但他們在梯隊外的訓練便是另一回事了」,令人憂慮球隊青訓的質素是否達標。

誠然,本地球會傑志在青訓上也取得一定成績,2014年的U16香港代表隊成員,有11名球員是傑志的青訓產品。但是對於其他資源相對匱乏的球會來說,要落實青訓計劃也就舉步維艱。港超聯成立後,規定參賽球隊均需要設立13、14、15、16及18歲青年梯隊,牽涉龐大資源,如果政府沒有適當支援,小型球會根本獨力難支。在2015年起,政府已有資助地區球會青訓的先例,政府大可將資助擴充到其他非地區球會。

27歲的越南國腳前鋒武明俊是清化新兵之一,此前效力廣寧,獲公認為聯南甲組聯賽其中一位最佳球員,有力威脅東方防線。(高詩琦攝)

防止青黃不接 勿讓年青球員坐冷板

越南足協本土化的決心同樣也值得足總參考。事實上,越南足運也曾遇到瓶頸,2000年職業聯賽成立後,球會為了取得佳績,都傾向使用外援,並將資源投放在一隊。但是其後越南足總逐漸減少職業聯賽的外援限額,及至2015年,當地足協外援限額減少至最多兩個,並將歸化兵的限額降低至一個,確保本地球員有機會出場。本周二(1月25日)越南球會清化在亞冠盃對賽香港球隊東方龍獅,當日東方派出四名外援,反之,清化只註冊一名外援球員,卻以4-2勝出。由此觀之,就算外援較少,越南球會同樣能夠創出佳績。

無可否認,限制外援不宜操之過急,80年代末香港甲組聯賽推動全華班,終致元氣大傷,港足不應重蹈覆轍。比較合理的做法,是規定球隊派出一定的年青球員出場。足總規定球會在菁英盃派出不少於兩名U21的本地球員出場,但是菁英盃屬淘汰賽性質,一旦球隊於分組賽出局,青年球員也就難以獲得上陣機會,足總宜進一步規定球隊在聯賽派上一定比例的青年球員正選上陣。

越南計劃打入世界盃 香港亞洲盃夢仍遙遠

越南近年大力投資足運,目標是打入2030年世界盃決賽周;當屆決賽周的球會數目將由現時的32隊,增加至48隊。從現時越南的青年賽成績看來,世界盃夢並非遙不可及。反觀香港足球代表隊,現時仍在為是否能夠打入亞洲盃決賽周而憂心。但是足總以至相關部門都不應為此氣餒,而是要想方設法,做好青訓,盡快提升港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