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捐三萬.觀點】口舌之爭無益 優先處理民生議題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早前特首林鄭月娥出席民主黨周年黨慶時捐款三萬元,引來建制派與激進民主派兩方七嘴八舌的批評。前者批評林鄭月娥與反對派的關係不應過於密切,後者則認為民主黨接受捐款是與政府「勾結」。林鄭捐款固然具一定爭議,但這行為本身的問題不大,各界人士毋須大驚小怪。社會與其繼續耗費精力於這類意識形態之爭,倒不如集中精力,盡快處理更實在的民生問題。

民主黨仍未決定投票意向。(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對於林鄭捐款一事,建制派反應頗大,當中以葉劉淑儀的批評尤為誇張。她指公開捐錢「好似買票」,意欲減少民主黨在議會內的反對聲音,更稱林鄭做法不智,有瓜田李下之嫌。另外有部分建制派人士甚至認為,林鄭是資助反對派以「養敵」。另一方面,激進民主派則認為此舉意圖收買民主黨,使之「跪低」、向政府投誠,人民力量劉嘉鴻上周日(25日)更在《城市論壇》中就此事公開質問民主黨主席胡志偉,甚至連他們邀請林鄭參與晚宴也狠批一番。

立法會一地兩檢委員會因人數不足,主席葉劉淑儀宣布休會。(吳倬安攝)

延伸閱讀:林鄭「收買」民主黨? 政治捐獻須監管

林鄭破天荒捐錢予民主黨,其舉措帶有何等意義,當然容易惹來無限猜想,但將區區三萬元解讀為收買,則未免是過分解讀、小事化大。要知道,政黨每年接收捐款數目不菲,若說三萬元就能「收買」全港最大的民主派政黨,倒是看輕了民主黨。事實上,港澳辦主任張曉明亦曾向民建聯捐出墨寶,於2014年及2016年分別為該黨籌得1,380萬和1,880萬元,對比起來,林鄭的三萬元捐款又何足掛齒?為何不見各路建制人馬聲言不妥?

當然,所謂瓜田李下,在香港的政治制度脈絡底下,行政長官捐款予立法會大黨,或會令人覺得當中可能有利益衝突,這點絕對可以理解。如果政黨認為特首捐款一事反映法規缺失,那便應該認真探討如何規管政黨接受捐款。事實上,香港沒有政黨法,政黨跟一般公司或社團一樣,沒有明文規定約束其收受捐款,不論民主派、建制派,又或是本土派,其捐款都不清不楚,這是制度缺失所致。因此,眾人與其就林鄭捐款一事大打「口水戰」,高喊「養敵」、「收買」、「跪低」等口號,倒不如做實事,探討該如何立法規管政黨收取捐款的問題。

《城市論壇》今以「評特首捐款政黨 論財爺派錢新方」為題,邀請嘉賓同台討論林鄭捐三萬予民主黨等事件。(李家偉攝)

話說回來,近年香港政治界與市民經常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於意氣之爭,甚至黨同伐異,但這樣根本無助於解決迫在眉睫的問題。香港尚有更多重要議題急待處理,包括近期正在辯論的強積金對沖、一直困擾港人的土地房屋、醫療系統改革,以及發展科技及智慧城市等長遠計劃。各政黨與其耗費精力批評林鄭捐助三萬元予民主黨,倒不如集中精力,找出林鄭及政府施政上的不足,甚至積極提出意見。

政黨有責任了解社會問題的本質,進而想出解決民生所急的應對之道;政府則應該回歸其本分,履行行政主導的責任,積極提出完善而有效的政策;輿論也不應對這類「雞毛蒜皮」的事情糾纏不休,而該討論更重要的民生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