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中派位.觀點】英中未必提高英語水平 應檢討語文政策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昨日(12日),教育局開始派發小學升中選校文件,應屆小六生即將面對升中如何決擇的難題。受到社會風氣所影響,不少家長都偏好為子女選擇到英中升學,加上不少英中又為傳統名校,致使英中學位長期「僧多粥少」。社會迷戀英中,認為入讀英中有助提升英文能力,然而實際上學童的英文能力主要受到課程設計所影響。政府過去在設計教育政策與語文課程時,不單未能改善這種誤解,反而助長了英中與中中的階級分別。

本年7月10日將會公布升中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結果。(資料圖片)

母語教學政策加深階級差別

社會對英中趨之若鶩,《香港01》日前統計過全港適齡學童與英中學額,指平均每個英中學額有5.2名小六生競爭。其實早於殖民時代,英中與中中之別早已形成。而回歸後,政府在母語教學政策上的失誤,更加深了兩者的鴻溝。

母語教育理念本身值得肯定,然而政府在擬定政策時卻又容許100多間指定的中學保留英語為教學語言,是謂「英中」。這種歧視性的政策使中學之間形成階級之別,社會自然認為只有能修讀英中的學生才是「精英」,相反進入中中的學生則為次等,甚至為「失敗者」。加上母語教學政策推行以來,又陸續有評論和報道攻擊香港學生的英語水平下降,致使大眾將不滿情緒發洩到母語教學上,進一步令英中與中中的差野擴大。

2009年政府急忙推出微調政策補救,讓學校可按學生水平自行決定教學語言,提高教學彈性。在微調之後,理論上學校可因材施教,但英中與中中的差別早已植根社會,所以學校往往以成為「英中」為目標。不少學校仍會標榜自己為英中,以吸引成績較好的學生報讀,並持續滿足全英語教學的要求。另一方面,新生水平不足的學校,亦會想盡辦法達到英語教學的要求。例如香港華仁中學公開表示,打算於2019年轉為直資學校的其中一個原因,竟是因為其新生未必能滿足繼續作為英中的條件。「能否繼續成為英中」竟可左右學校是否轉為直資學校,可見「英中」已成病態。

英中競爭激烈,但皇仁書院所在的灣仔區,反因學額多而平均2.6人爭一席。(資料圖片/江智騫攝)

母語教學還是課程設計的錯?

社會普遍認為母語教學會令學童英語水平下降,更有人藉此鼓吹英語教學的好處。近年不斷有消息指香港學童英語水平下降,擔心香港未來的競爭力。在當代社會,難以否認學好英語有客觀優勢。不過,英語水平與英語教學兩者到底有何關係,本身卻難以論證。例如,有人認為英中學生的英語能力往往較好,但入讀英中的學生本身已經成績優異,他們的英語表現自然比中中學生好。

另一方面,跨國教育機構上年發表《EF英語能力指標2017》中,香港排名29,不少媒體廣泛引用指香港成績落後於上海和新加坡。有論者因之斷定香港的英語水平變差,但其實香港在該調查機構的2014年報告中,排名卻是31,排名根本未有太大改變。客觀而言,香港落後其他亞洲大城市未必是學生英語水平退步,只是其他地區陸續提高。近年內地的英語水平急升,但當地並沒有設立英中,將英語水平歸咎於母語教學,又同時羨慕內地學生英語進步,根本是自相矛盾。

要改變局面,政府必須盡快檢討現有的教育政策和英語課程設計,認真分析與汲取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而非緊抱陳腐的英中與中中階級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