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630萬避雨亭實為「小白象」? 社區項目應以社會利益為依歸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近年,不少地區工程備受爭議,甚或被冠上「小白象」之名,即指工程造價昂貴,但所建的設施用途不大。繼大埔釣魚區過被批「倒錢落海」後,有大埔區議員建議於運頭角里興建「天價」避雨亭,惹來不少爭議。事實上,擬建避雨亭的地點本身已有一個避雨亭,而且受眾多為行山人士使用者,實際是否有需要,亦是疑問。

原有避雨亭不能避雨?

大埔區議會文件顯示,大埔區議會於2018/19年度獲撥款約1,924萬元,用以地區小型工程計劃,而其中一個待討論的工程項目是關於在運頭角里增設避雨亭,同時保留現有的避雨亭。避雨亭鄰近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附近有綠匯學院和泊車位,面積約68 平方米,高2.5 米,初步估算需要630萬,包括約79萬顧問費及約22萬的探井費,皆為前期費用;工程另外還包括恢復地台飾面、安裝避雨亭去水喉、照明系統及供電箱等等。方案將於明天(12日)舉行的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會議中再討論,如獲通過,顧問公司就會開始招標。

原有避雨亭(Google Map)

然而,擬建避雨亭的位置原本已有一個避雨亭,加上使用者多為晨運人士,是否須多建一個,實屬一大疑問。提出方案的大埔區區議員黃碧嬌指,現有的避雨亭只是用作遮擋鷺鳥糞便,不能避雨。黃碧嬌此說法無疑直接否定了原有避雨亭的作用,既然原有避雨亭難以達到避雨之用,為何還要多建一個而不改裝原有的呢?而新建的避雨亭又能否發揮到避雨功用,也成疑問。如果因為原有避雨亭有蓋範圍較小,而起不了避雨之用,大可以擴大原有的避雨亭,或延長、擴闊有蓋通道。鑑於避雨亭位於斜坡,工程有一定難度,或許因此造價較高,正因如此,區議會應審慎考慮區議員所提的方案。

地區工程造價年年升 公帑須用得其所

地區工程項目造價近日上升不少,區議會有責任控制工程成本。今日(11日)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在立法會會議上,向民政局局長劉江華查詢有關地區小型工程項目所用的公帑,根據相關文件,由2016年至今年三月為主,地區小型工程項目的平均造價由70萬增加至160萬,升幅超過一倍;單計2016年和2017年的平均造價,其增幅都接近三成。至於造價年年上升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議員認為是建築材料上漲所致,也有議員認為建造業人手不足,令工人工資增加,以致成本上漲。

不論原因是什麼,區議員也有負責監察公帑有否用得其所和有效,以社會的整體利益為依歸。社區項目應以當區居民的利益為先,不一定要興建設備,「為做而做」,就如早前大埔區議會擱置興建5,200萬的「林村天安門」舞台後,計劃將部分撥款用於為居民提供疫苗注射及牙科服務,實屬好事,比起「林村天安門」舞台,更能惠及居民。

市民不時嘲笑區議員目光狹隘,常以小小的「政績」自吹自擂,如「成功爭取綠燈延長兩秒」,區議員為爭取選票和區內市民支持,往往未能顧全大局。造價650萬的避雨亭位置偏僻,是否惠及多數居民,相信已經不言而喻,有當區區議員多次指出,該位置平日雖有晨運人士行經,但受眾比較單一;近日西貢區議會討論馬游塘村後山更換涼亭,而預計費用只需40至50萬,相對而言,大埔的避雨亭造價650萬實是昂貴。區議員須衡量造價650萬的避雨亭是否「物有所值」,防止社區項目再被冠上「小白象」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