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生育】女性生育顧慮多 託兒服務是出路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近日,社福局局長羅致光發表網誌指本港生育率「可能是世界上最低」。生育率低是現今世界上大多數發達經濟體共同面對的問題。早前的調查結果顯示,育兒成本高是港人生育意欲低的主因。現時,本港仍有為數不少的職業女性因生育而須放棄事業,面對兩難的抉擇,不少人躊躇不前,最終選擇不生育。政府若能改善及加強幼兒服務,相信能夠減輕港人生育的後顧之憂。

生育率低是現代社會普遍問題,在亞洲地區包括香港尤為明顯。(視覺中國)

家庭結構轉變  性別定型持續  職業女性需留家照顧兒童

隨着本港家庭結構的轉變,核心家庭成為主流,託兒服務已經成為一個需求逼切而又現實可行的選擇。核心家庭若要生兒育女,其選擇大約只有三種。第一,港人可以聘用外傭;第二,(外)祖父母可以幫手養育;第三,夫婦其中一人需要犧牲事業,辭職照顧幼兒。關於第三個選項,「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定型更致令照顧幼兒的責任往往落在女性身上。

然而,現時社會上的女性教育程度提高,她們在職場上亦往往能夠獨當一面,甚至「撐起香港勞動市場半邊天」;因此,對這些職業女性而言,生兒育女所造成的機會成本損失其實相當巨大。換言之,有生育意願的女性需要從留家照顧兒童或繼續工作兩者中作出抉擇。

事實上,在本月初由港大發布的《幼兒照顧服務的長遠發展研究》中亦能看到本港職業女性的掙扎。報告對比了2016年澳洲、芬蘭、新加坡、南韓和香港五個地區的女性勞動人口參與率,結果顯示,新加坡、南韓及香港三個地方的女性勞動人口參與率於30 - 39的年齡組別都有顯著下跌的跡象。然而,澳洲和芬蘭的女性勞動人口參與率卻並無這樣的趨勢走向,當地的女性勞動人口參與率於不同年齡組別皆維持較高水平,更隨年齡增長有上升的趨勢。研究分析指,這兩種不同的趨勢走向與各地的家庭政策,尤其是幼兒照顧政策密切相關。

按年齡組別劃分的女性勞動人口參與率, 2016。資料來源: 幼兒照顧服務的長遠發展研究中期報告諮詢會投影片,HKU

今年三月,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在的網誌中便舉新加坡的例子,指新加坡近年因大力改善託兒服務,致令當地女性勞動參與率的跌勢有所減緩。鑒於新加坡近年的經驗,羅致光更指,加強託兒服務以改善婦女就業率已不是什麼想當然的理論,而是已被證明的事實。

+5

入託率與生育率顯著相關  全面幼兒服務至為必要

當生兒育女不會對女性的事業造成巨大衝擊,年輕夫婦生育的意欲自然會提高。有數據顯示,入託率與生育率有顯著相關性。一般來說,入託率較高的地區,生育率也比較高。根據經合組織(OECD)數據,在2013年,OECD成員國3歲以下幼童的入託率平均值為35.2%,以法國為例,該國2013年的入託率為55%,而生育率則達到2.01。兩者皆遠遠拋離香港。

羅致光引用數據,顯示香港生育率處於低位。(羅致光網誌截圖)

由此可見,無論從釋放女性勞動力亦或消除生育障礙的角度考慮,全面的幼兒服務都至為必要。社署過往一直強調,政府透過資助非政府機構提供多元化幼兒照顧服務,然而,所謂多元服務亦難掩支援力度不足、覆蓋範圍不廣的事實。根據香港保護兒童會向立法會提供的資料,全港針對三歲以下所提供的嬰兒園資助名額僅738個,即使現時服務缺乏宣傳及並非每區皆有的情況下,等待入託人數仍超過 4 倍,即 738 個名額中有 3,000 多名幼兒正在輪候,反映本港對幼兒服務的需求非常殷切。

另外,針對6歲或以下的附設於幼稚園的幼兒中心,社署回覆《香港01》指,截至2017年12月,其服務使用率只有67%。然而,服務未飽和不代表需求不殷切。根據報道,現時非資助的幼兒費用十分高昂,服務6歲以下的非牟利幼兒中心平均月費是4,733元,半日制的私營幼兒中心平均月費更高達9,358 元(本港家庭入息中位數為2.76萬),所需費用實非一般家庭可以負擔。

張超雄不滿「幼兒照顧服務的長遠發展研究」拖延一年多仍沒有幼兒服務相關數字。(鄭子峰攝)

對於本港現時的幼兒服務,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表示,0至2歲幼兒服務確實長期飽和,名額更是「災難性的」低。對於使用香港幼兒服務要瘋狂競爭,他表示政府必須大幅增加名額。

事實上,政府似乎都開始意識到問題所在。2018至2019年度起,政府計劃於北區、觀塘區、葵青區和沙田區分階段額外提供合約300個自主獨立幼兒中心名額,然而,相較於香港每年幾萬個新生嬰兒,新增的300個名額明顯只是滄海一粟。如此下去,本港生育率只會繼續探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