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中史似易實難 可記得非華語學生的需要嗎?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提出初中必修中史,已在今個學年落實。由於此前已有逾九成學校於初中獨立教授中史科(獨立教授意即不將中史與歷史或其他科目併作一科),故很少人擔憂政策推行的影響。不過,社會顯然較少關注非華語學生學習中史要面對的難題。政府聲稱會成立委員會,以作支援,只是未知各項支援的幫助有多大?

社會顯然較少關注非華語學生學習中史要面對的難題。(資料圖片)

據最新的《中學教育課程指引》,學校每週須分配兩節課堂教授初中中史,這新政對絕大部分學校和學生的影響均甚微,但對於不諳中文,兼對中國歷史文化所知甚淺的非華語學生來說,卻是頗大挑戰。這裏不是說非華語學生不應學習中國歷史,問題是,政府須適切幫忙,使政策不成為學生噩夢。

上周三(11月21日),有立法會議員向教育局提出此問題,局長回應稱,政府已成立「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國歷史及中華文化專責委員會」,會向學校提供教學策略等建議,並會製定一個經「調適」的課程大綱,以供參考使用。此外,委員會還有一些更「貼地」的支援,例如進行試教、製作樣本教材、設計學習活動、編寫中英對照歷史詞彙表等。

這裏最值得肯定的,是委員會願意為非華語學生製作課程。須知道,教學和設計課程是兩門不同的專業,若以「尊重校本情況」為藉口,要求前線教師自行設計課程,反而是卸責,兼令本已忙得不可開交的教師百上加斤。但話說回來,政府今年5月才公布經修訂的初中中史課程大綱,委員會根本不可能趕及在9月前完成任務,結果,前線老師在今年度便注定要急就章「自行操刀」設計課程,證明政策推行得過於急進。這種政治先行、教育為次的思維,將來必須改變。

就教學效能而言,其實沒必要規定非華語學生必須以中文學習中史科。(資料圖片)

另一方面,為幫助非華語學生學習中史,教育局計劃向有錄取非華語學生的中學發放額外撥款,款額為每校兩學年共10萬元。平均計算,意即每月只有4,000多元,絕不足以聘請額人手,估計學校會用來購買服務,諸如電子學習、考察等。多元化的教學活動當然有助學習,但相對來說,日常課堂更加重要。老師要「由零開始」,為非華語學生設計合適教材,絕不容易,他們既要了解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難處,更要熟悉中國歷史(否則怎能判斷那些課程內容較重要,那些相對次要,必要時可捨棄?),甚至其英語能力也要達一定水平。假如學校本身沒有合適人手,便要增聘人員了。雖然政府另設有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津貼,視乎學生人數,學校每年可獲80萬至150萬元,但這計劃的名目是幫助學生學習中文。為使名正言順,當局可考慮整合兩筆撥款,使學校能更靈活調撥資源,但前提是千萬不要因之而讓中史科資源「寄居」於中文科之下,畢竟「中文老師必定能教授中史」的誤解已經在教育界流傳得太久了。

最後,課程指引訂明,「中學中國歷史科應採用中文作為教學語言」,英語最多只能用作輔助解說。然而,為何要有此限制?按修訂後的初中中史課程大綱,該科的課程宗旨是讓學生認識中國歷史、掌握研習歷史的能力、培養優良品德,以及對科目感興趣,而這些目標根本和授課語言無涉,就算以英語授課,一樣能達成目的。事實上,眾所周知,西方學界同樣對中國歷史認識深刻,不少重要學術著作都是以外文寫成。因此,就教學效能而言,其實沒必要規定非華語學生必須以中文學習中史科。若因語言問題而令他們對這科不感興趣,反而弄巧成拙。

總的來說,教育局願意成立委員會,為非華語學生度身訂造課程大綱,實是誠意可嘉。只要最終成果非如中文科般,只有一個籠統的「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兼且當局考慮放寬教學語言限制,相信非華語學生一定能夠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