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新建校舍設備清單過時 基礎設施支援不足 談何STEM教育?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教育局今年五月更新的「新建校舍家具及設備一覽表」中,不少項目被立法會議員批評為不合時宜,局長楊潤雄回應指清單只作參考,未來會檢視過去一、兩年重建時需要甚麼家具再作革新。事件反映局方內部行政僵化,部門應重新檢視其行政程序及效率。近年政府積極推動STEM教育,又為學校發放一筆過資金,建設無線網絡基礎設施,但電子學習支援仍然不足,如欠缺高中電子書教材等,學校的設備應與時並進、切合教學所需,當局應簡化學校申請資助及設備的行政程序,為STEM教育作長遠規劃。

東灣莫羅瑞華學校校長卓德根表示 ,清單中不少項目已不切合該校需要,處理點算及添置設施等工作,需時甚長。(李慧妍攝)

學校設備參考清單落後

近年政府有意推動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STEM)教育,由於科技及工程等技術日新月異,教學涉及不少費用較高昂的硬件設施及教師培訓,即使一些官立或資助學校有意發展相關領域,亦難以獨力推行及應用,因此政府的長遠規劃及政策援助尤為重要。

然而,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批評,教育局於今年5月更新的「新建校舍家具及設備一覽表」中不少項目已經過時。清單涉及校舍各課室和特別室共五百多個標準購買項目,但當中不少設備早已不適用,如「29吋彩色大電視連推架」、「電動打字機」、「數據傳真機」及「手提卡式錄音機」等。他又指如學校無法添置或認為不需要以上物品,還須逐項向教育局解釋原因,及列明會用甚麼設備取代,而要另外購買設備,申請手續亦較繁複,學校須自行搜集資料、格價、招標,經法團校董會通過修訂項目後,再交局方逐項審批。

有小學校長指,一些普遍的設備未納入標準清單內,如中央廣播系統、保安系統設備等,令學校需要動用儲備、籌款等填補費用自行安裝。而要添置STEM教育的相關設備,須花大量人力及時間處理報價及文件申請,逐項報價,並向當局解釋替代使用原因,再進行招標。

教育局承認家具和設備參考清單「已有一段時間未進行全面檢討」及「有些項目或不再切合現時的學與教需要」,表示正檢視清單及適時徵詢業界意見。本周日(2日)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強調清單只作參考之用,又指「每次做法都是就算有名單參考後,我們都會與學校商討,究竟他們實際上需要甚麼,或哪些需要加或減。」,稱當局會檢視過去一、兩年重建時需要甚麼家具再作革新。

有小學校長稱,學校想添置STEM有關設備,如製作機械人、3D打印機等,要逐項報價,並向當局解釋替代使用原因,批准後才作招標。(溫嘉敏攝)

體制礙STEM教育發展 當局宜簡化行政程序

教育局的清單仍有早被淘汰的科技設備,反映內部政策未能與時並進、制度僵化,未協助學校更新其硬件之餘,更加重其行政負擔,對新建學校的設備支援不足。要推動社會的科技發展,政府內部亦應同時配合,並加強公務員對資訊科技的認知,當局宜重新檢視其行政程序及效率,並盡快更新不合時宜的政策。另外,政府政策或標準的制定應具有前瞻性,尤其在科技進步上,要學校主動提出所需的配套當局才開始籌備,反應過於遲緩,政府應盡早為STEM教育作長遠規劃,適時更新各標準及指引。

事實上,本港STEM教育仍在起步階段,2014年起教育局推出的「電子學習學校支援計劃」(Wifi-100)及「資訊科技綜合津貼」(Wifi-900),已向超過900所公營學校及參加直接資助計劃的本地學校提供一筆過的津貼,平均每間學校可獲20萬,用以提升學校無線網絡基礎設施,另外又於2015及16學年分別向全港所有中、小學發放20萬元STEM津貼。不過,在一筆過的撥款以外,政府應同時加強行政支援,簡化學校申請資助及教學設備的行政程序,並持續更新及修理學校所需的科技設施,參考專業意見盡快設定新的設備標準清單。

本年度審計署報告指,在2016/17學年在已加強無線網絡基礎設施的310所小學和282所中學的調查中,僅分別有24%小學及8%中學使用電子教科書,而截至今年4月,電子教科書適用書目表只載有49套電子教科書,涵蓋20個科目組別,分別較印刷版教科書少近九成及五成七,其中中四至中六更是完全沒有電子教科書提供,反映電子教學的支援仍然不足,當局應增加電子教材供應。

除了為學校提供基本的設備,政府可考慮更新圖書館電腦資訊中心、康文署轄下博物館等公共設施,或以流動展覽車的形式,向學童介紹科技設備,如VR虛擬實境設備、機器人開發模組、3D打印機等,增加學生接觸及了解新科技產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