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機會】網上留言充斥仇恨 阻散播僅首步 政府須消除歧視底因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法例賦予平等機會委員會權力要求第三方提供資料,以作調查。平機會日前批評Facebook,指其拒絕提供中傷少數族裔及殘疾人士的用戶資料,以致無法跟進個案。發表歧視言論明顯超出言論自由範圍,發言者須承擔法律責任。Facebook拒絕合作,令人費解,甚至有袒護發言者之嫌。平機會應與律政司及警方商討,如何順利搜證。長遠而言,政府更須賦予平機會更大的執法、調查權力,避免同類事情再度發生。當然,種族歧視涉及複雜的結構性成因,政府要深入具體政策範疇,才能有效調解種族矛盾。

面對跨國企業不願合作,平機會未來於執行反歧視條例上或面對挑戰。(余睿菁攝)

平機會落實反歧視法例 搜證遇阻滯淪無牙老虎

即使Facebook聲稱會刪除散布仇恨言論的帳戶,但此等言論禁之不絕。平機會2017年收到47宗涉及種族歧視中傷及八宗涉及殘疾歧視中傷的投訴個案,大部分為網上言論。然而,平機會向Facebook索取發言者資料時每每被拒,拒絕的原因多為「保護言論自由」,以及「資料不在港備存」,因此未能完成調查。平機會認為,根據《種族歧視(調查及調解)規則》及《殘疾歧視(調查及調解)規則》第五條,有權要求Facebook提交相關用戶資料。平機會現考慮循法律途徑尋求解決方法,包括入稟法院控告Facebook。

此事帶出一個重要問題:平機會即使有權要求社交平台提供涉事的個人帳戶,但程序上遇到掣肘。坊間較多記得警方、廉政公署等執法單位向法庭申請搜查令,調查刑事案件。相較之下,一般騷擾和中傷言行只能循民事追討。有指對於民事個案,社交平台不會輕易交出資料,法庭未必輕易批出搜查令。若果情況屬實,平機會應與律政司商討,探討法院能否在特定條件,向平機會批出搜查令,要求社交平台交出資料。長遠來說,政府應考慮賦予平機會更大的執法、調查權力,從而減少處理投訴的障礙。

融樂會Facebook專頁不時有人留言散播歧視言論。(受訪者提供)

禁說壞話不能杜絕歧視 治本在於解決體制矛盾

有人會擔心,若果平機會擴展權力,會令更多人被「以言入罪」。香港社會珍視言論自由,但不應包括敵視及煽動仇恨的言論,社會必須保障所有人免受此等言論威脅及傷害。更何況,平機會的投訴到控告程序經歷重重把關。一般來說,平機會會先調查個案,投訴人及答辯人都有回應機會。若無法和解,投訴人可向平機會申請法律協助,平機會轄下的法律及投訴專責小組會決定是否批出申請。萬一仍然和解不成,平機會的律師會為受助人展開法律訴訟程序。因此,市民不用過於擔心網上發表言論動輒得咎。

更根本的是,光是禁止發表仇恨言論,發言者或會轉移在私人空間發言,歧視不會消除。發言者歧視他人,言語背後多少反映其他社會問題,例如恐懼未來資源緊絀,以及性別、階級、教育等結構性不平等。除了宣傳教育,要求機構多與平機會合作外,政府要深入具體範疇,從增撥資源和提升施政能力着手,支援就業和擴充公共服務,減少群體間的摩擦,才可從根本消除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