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結構性矛盾難解 兩國關係仍可正向發展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2010年,哈佛大學學者艾利森(Graham Allison)提出「修昔底德陷阱」這一概念,意指新興大國的崛起,無可避免對現行大國構成挑戰,往往釀成戰爭。當前中美貿易戰仍未止息,許多人都在「競猜」雙方會否誤踏陷阱。
值得留意的是,對於中美關係走向,艾利森認為是可以正向發展的,他最近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重申了這個過往相對備受忽略的看法。鑑於中美兩國競爭格局愈發明顯,他的看法實在有被重新發掘和重視的必要。

根據艾利森的研究,國際社會在過去500年出現了16次「雅典vs斯巴達」式競爭,當中12次以流血衝突作結。概言之,現有大國為了捍衛霸主地位,出手打壓新興大國;後者亦有可能野心膨脹,主動挑戰現有大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德國vs英國」、二戰時的「日本vs美國」,都是顯著例子。

還記得在2017年,白宮首席戰略師班農(Steve Bannon)在接受美國自由派雜誌《美國前景》(The American Prospect) 訪問時表示,和中國的「經濟戰」意味着一切,美國必須全神貫注,倘若繼續在經濟戰中失利,「不出5年,最多10年,美國就會觸及永遠無法翻身的拐點 」。可以說,在班農眼中,最多10年的「窗口期」是美國的最後機會。退一萬步,縱然中美在貿易議題上達成協議,其他層面的競爭亦勢必持續,而且可能會以更激烈的方式呈現。

即使中美貿易戰獲得解決,兩國在其他層面的競爭勢必持續,而且可能會更加激烈。(視覺中國)

按照「修昔底德陷阱」的套路,「美國大戰中國」可能成真。不過,誠如艾利森本人所提及,他希望自己猜錯;此外,這位哈佛學者為了幫助中美擺脫「陷阱」,找到九個潛在「逃生通道」,當中他認為「最有前景」的通道,就是重拾周恩來和甘迺迪過往處理國際矛盾時的態度──接納多元。

1953年,時任中國總理周恩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包括「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以及「和平共處」;1963年,不久前才化解「古巴核危機」的美國總統甘迺迪說:「我們不要對分歧視而不見,但我們也要把注意力聚焦到共同利益、以及解決分歧的手法上。如果我們現在不能解決分歧,至少也要讓世界能夠包容更多的不同(make the world safe for diversity)。」

1962年的古巴核危機,差點令美蘇兩國爆發核戰。圖為描述美國時任總統甘迺迪(右)和蘇聯領袖赫魯曉夫角力的政治漫畫。

兩位領導人有這樣的取態,其實是對現狀的確認:新中國在1950年代初受到國際孤立,倡議「和平共處原則」無疑合乎自身福祉;而對甘迺迪治下的美國來說,雖然美蘇是政經體制截然不同的宿敵,而且差點在1962年爆發核戰,但甘迺迪深明,美蘇任何一方都無法壓倒另一方,「包容」是不得已的選擇。

對北京和華府而言,艾利森提出這個「逃生通道」又有何參考價值?誠然,中美關係確實受到不少負面因素困擾,將來肯定還會有不少波折。不過,倘若北京和華府重拾、踐行兩位已故領袖的故智,中美關係還是可以正向發展的。

中美並非沒有重拾故智的條件:一方面,兩國儘管有着種種歧異,但具有防止大規模衝突的共同意願,就像美蘇核戰在最後關頭被煞停一樣;另一方面,中美合作關係較昔日的美蘇關係密切得多,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華府鷹派推動兩國「脫鈎」,無疑是天方夜譚。

中國副總理劉鶴將在1月30日至31日訪問美國,繼續磋商經貿議題;與此同時,特朗普和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等人亦稱,兩國貿易談判進展順利。這些情況表明,中美關係縱使面臨逆風,卻並非不能正面發展。兩國決策者在加緊磋商時,實在有必要銘記周恩來和甘迺迪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