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來勢洶洶 香港應當自強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8月18日,中央印發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及多個目標,包括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以及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先行先試等。中央此時要求深圳在上述被視為香港「傳統優勢」的領域發力,難免引來一些揣測。我們不否認港深兩地存在競爭關係,事實上隨着深圳深化發展,香港肯定會在更多領域受壓。在這種情況下,香港人理應不卑不亢,一方面主動解決深層次結構矛盾,另一方面利用自身本錢,謀求再創高峰。

大約40年前,相比當時已十分發達的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還是毫不起眼。時移勢易,深圳去年GDP已超過2.4萬億元人民幣,首度超越香港,成為大灣區經濟一哥。雖說其人均GDP與香港相比仍有一段距離,但比較兩地發展趨勢,深圳趕過香港或許指日可待。強鄰來勢洶洶,香港受壓是正常的,但只要端正心態,善用自身優勢,香港大有可為。

所謂自強,其實有兩個意思:一是拋棄不合時宜的「不干預」思維,提升管治能力,二是妥善處理香港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角色。一直以來,在上述兩方面,港府均沒有正確認識──在本地,當局沒有着力撼動深層次結構矛盾,推動經濟產業多元化,任由既得利益者(主要是地產霸權)壟斷經濟命脈;在國家層面,它的投入程度不高,甘於做旁觀者,而非參與者,以致在過往22年,香港的經濟表現,明顯落後於國內其他主要城市。

毋庸諱言,香港發展已進入瓶頸,受制於產業高度單一、支柱產業競爭力下降的問題,但在金融、專業服務、國際化等範疇仍是區內翹楚,本錢猶在,真正問題是如何運用這些本錢。《香港01》一直認為,香港此時應該做的,是以「融合」的態度,而非以「區隔」的態度來理解「一國兩制」。具體而言,香港可在「一國兩制」前提下,把制度差異轉化為競爭力,減低兩地區隔,促使人員、貨物、資金和信息自由流動,借助深圳在創新科技、工業製造上的優勢,一方面鞏固香港本來的優勢,一方面帶動經濟結構轉型,克服一直困擾香港的深層次結構矛盾問題。

根據「意見」,深圳的發展將會層層遞進,先「躋身全球城市前列」(2025年),繼而達致「綜合經濟競爭力世界領先」(2035年),以及成為「全球標杆城市」(本世紀中葉)。深圳能否如期達標,仍是未知之數,但其雄心壯志確實有目共睹。相比之下,港府在規劃未來方面仍然交白卷,實在令人扼腕。

正如一直中央官員所講,香港有不錯的「底子」,也大量財政儲備,絕對有條件掃除弊政、克服深層次結構矛盾。我們相信,倘若港府能夠痛定思痛、急起直追,香港未嘗不能再創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