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錄影發表《施政報告》 行政立法關係亟待重建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周三(10月16日)以錄影方式發表《施政報告》,不但是歷來首次,更象徵行政及立法關係破裂,對香港管治百害無利。隨立法會展開新一年會期,特首及泛民議員必須務實尋找出路,不能賠上香港未來一年之光陰。

這次《施政報告》在社會大動蕩之際發表,特首林鄭月娥及社會上下早已預料,過程不可能順利。結果亦一如所料,多名泛民主派議員在立法會會議廳中高呼口號「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並將訴求投影到林鄭背後之牆身。主席梁君彥在中午前宣布休會,林鄭改為透過錄影發表《施政報告》。

《施政報告》本在立法會議事廳發表,寓意行政向立法機關交代施政,如今地點改在禮賓府,特首由面對議員改為面對攝錄機,象徵意義溢於言表。「一隻手掌拍不響」,泛民議員周三以各種方法在議事廳阻撓林鄭,當然也要為此結果負上責任。但林鄭月娥在過去四個月處理社會衝突的手法惹爭議,民望屢創新跌,泛民議員在這種社會氣氛下自然不可能善待她。甚至在未來一年,行政與立法關係只怕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六七暴動後的麥理浩

雖然此際各界仍在爭議及衝突之中,不易聚焦施政,但諷刺的是《施政報告》之誕生,本來便與社會大動蕩非常相關。1967年六七暴動後,港督麥理浩推動全面社會改革,並於1972年10月18日首次在立法局發表施政演說,闡釋新政。由此可見,在社會民怨大爆發之後,包括行政及立法在內的廣義政府本來就應該更直視社會問題,不能迴避爭議。在半個世紀後,香港經歷了另一場深刻的大動蕩,我們的從政者又有否這份遠見及魄力,懂得以政策來回應社會需求?

林鄭在《施政報告》提及行政與立法關係時,僅指出政府施政需要更開放及包容,耐心聆聽民意,準確掌握民情及積極回應市民及立法會的訴求,但實際做法可謂付之闕如。不論是特首抑或議員,其實都必須明白他們既在此位,職責是帶領社會改革,走出當前困局。就此,特首不能不重新認識香港的結構及制度問題,包括政制、經濟結構、民生等多方面,並為社會提出改革之道;另一方面,泛民議員不能流於政治口號,建制政黨也不能再甘作附庸,而必須扮演好代議政制中的政黨角色,建立務實而完整的政綱。

在社會動蕩之際,許多人都會對政治制度失望,甚至對民主協商不信任,寧願透過街頭抗爭以挑戰既得利益。然而,即使所有人都放棄政治及管治機制,特首及議員都沒有此「權利」。當社會愈躁動不安,他們愈要冷靜認清問題所在。香港若要重新出發,從政者必須學懂如何在對立中尋找合作空間,在瓦礫中重建社會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