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塘口岸螺絲帽來歷不明 政府監管欠力度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蓮塘口岸預計今年開放使用,但周一(21日)有報章報道,指建築署於去年8月審核工地時,承建商禮頓建築未能提供部分螺絲帽的入貨紀錄,但部分螺絲帽已被裝上並灌好水泥。

建築署證實,蓮塘口岸工程因約1520粒螺絲帽缺入貨紀錄,未來須重新抽驗,而已「落石屎」部分亦須進行結構評估。建築署向承建商發出警告信,但強調工程符合設計及安全要求。

蓮塘口岸(視覺中國)

警告信無助阻嚇 違規懲罰宜加重

去年牽涉入港鐵沙中線醜聞的承建商禮頓建築,在紅磡站、土瓜灣站及會展站工程先後被揭發剪短鋼筋、擅改圖則,以至工程出現沉降等問題。政府一度聲稱最嚴重可處以除牌處分,但發展局於去年10月暫緩禮頓政府工程投標資格15個月,被視為「從輕發落」。

蓮塘口岸工程再爆醜聞,建築署稱已向禮頓發出警告信,但因禮頓現已遭受禁止投標處分,單單警告信對禮頓實質阻嚇不大。故此面對禮頓屢番違規的情況,政府應加重罰則,警惕業界注意工程質素。

首先,上年10月時禮頓禁止投標的範圍其實並不包括港鐵、機場管理局及西九文化局等非政府工程,政府對禮頓的懲罰應擴大至以上工程,禁止未來禮頓就以上工程投標。其次,禮頓作為大型工程承建商,每宗工程費時甚久,15個月的禁止投標期並不足以令禮頓卻步。

港府面對禮頓工程多次出現失誤,當局應予以更嚴厲處分,例如對禮頓罰款以儆效尤,將禁止投標範圍擴大至所有政府相關工程,甚或永久禁止禮頓參與投標,更甚者應考慮除牌可能。政府應積極避免香港工程承辦商接連出現問題,以令市民安心。

蓮塘口岸原本預料在2018年中落成,惟工程延誤,最新預計到2019年中才落成。造價由162億元,飆升一倍至337億元。(資料圖片)

禮頓屢出事故 監管機制成疑

工程質素關乎市民安全,縱目前工程符合設計及安全要求,但市民疑慮仍必須正視。禮頓先後四犯工程質素程序問題,一方面故然是承辦商責任,但一方面,也反映政府各部門監管不力,未有效預防問題出現。

禮頓四次被揭違規,令不少不諳工務的香港市民也牢記禮頓「美名」。連同今次蓮塘口岸事件,過去禮頓已有多次「案底」。2013年高鐵西九龍站5個螺絲帽樣本未能通過測試;2019年將軍澳—藍田隧道20多個組件不合格;東九龍文化中心安裝在結構柱的150個樣本有5個不合格。

工程屢次出事,政府難辭其咎,事故雖未影響公眾安全,但幸未亡羊,也不應心存僥倖。2015年的鉛水事件上,政府委託進行的獨立調查報告已經指出,政府往往依賴承判商,只透過文件「紙上監管」,導致政府官員往往後知後覺。發展局連同建築署應重新審視現行監管機制,檢討現行程序能否確保工程質素,而非每次等水泥灌好,才急忙鑿開檢查。工程安全事關重大,也引起廣大公眾隱憂,港府應展示意志,勿等事故發生,才修補市民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