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選舉「破七」要靠「沉默的大多數」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11月24日區議會選舉順利舉行,投票率高達71.2%,共294萬選民參與投票,寫下歷史紀錄。投票率「破七」固然叫人意外,但更值得深思的是,為何「破七」如此難得?

回看最近兩屆的區議會及立法會選舉,前者投票率為四成多,後者為五成多。

2011年區選:41.49%
2015年區選:47.01%
2012年立選:53.05%
2016年立選:58.28%

區議會選舉的投票率較立法會低,社會普遍相信與區議會的形象相關。區議會予人印象職能有限,處理交通燈、天橋等社區事務,甚至有如「雞肋」,令選民認為不投票也罷。但即使是充滿政治議題及氣氛的立法會選舉,投票率也只是五成多,未算高企。

2019年:香港人的政治覺醒

研究香港政治生態的傳統說法,均引用社會學者劉兆佳於1982年提出的理論,以「功利家庭主義」及「低度整合的社會政治體系」為由,指出香港市民以家庭為單位,致力改善家庭的物質生活環境,多於投放心力在社會公共事務。然而,自1980年代港英政府引入選舉,加上2003年七一及2014年佔領運動,香港最少兩、三代人無疑已經歷政治啟蒙,不應該再以不合時宜的理論來解釋。

尤其是今次區議會選舉,正值社會反修例運動尚未完結,民間一方面同情包括理大被困人士在內的示威者,另一方面將矛頭指向政府及事事支持政府的建制派,視一場本應以區政治理為主題的選舉如同變相公投。對於被政治氣氛蓋過了務實政績的候選人,這固然是可惜之事,但對於整體市民來說,有如新一場的公民覺醒,絕對是好事。

破七:與歐美多國相近

乍看之下,我們未必明白投票率「破七」的意思。只要比較外國選舉數字,例如英國及加拿大的投票率為六成多,法國及德國為七成多。區議會選舉「破七」,雖然不及北歐民主社會,但亦已相當於不少早已熟悉民主選舉運作的國家。

歐美最近一次選舉投票率舉隅:

瑞典87.2%
丹麥84.6%
挪威78.2%
德國76.2%
法國74.6%
英國68.9%
加拿大68.3%

周日公布投票率達71.2%後,不少人已經希望明年立法會選舉能保持這樣熱烈的參與率,甚至呼籲明年9月不要外遊。但能否做到這樣,實在考驗過往「沉默」的香港人對社會是否關心。

此處所指「沉默」,指的是未有善用權利參與社會事務的香港人。這次區選的投票數字可見,建制派候選人的實際得票其實相若,甚至有正常之進帳,相反非建制候選人得票比上屆卻多了超過一倍。依此推論,以往選舉沒有投票、但今次願意走出來的,可能以所謂的中間派或「淺黃」為主。他們以往對於社會及政治可能不太關心,這次正值反修例示威,令政治及社會問題變得非常貼身,才令他們願意履行公民義務。

選舉中的「沉默大多數」

香港社會要走出屬於自己的路,我們實在需要更多人以和平及理性的方式參與公共事務。正如這次反修例示威,在6月兩次上百萬人大遊行後,「和理非」已逐漸將主導位置交給了「勇武派」,不少年輕人甚至逐上歧途,以暴力手段到處破壞。不論是曾經參與遊行的「和理非」,抑或過去不熱衷投票的冷感市民,抑或視區議會或立法會為「雞肋」、完全否定選舉力量的人,投票率若要繼續「破七」,以此彰顯真正的民意,體現香港人成熟的民主意識,這些在選舉中「沉默的大多數」便必須打破沉默,繼續與香港人同行,以各種和平而理性的方式表達意見,推動改變。

選舉結束,一切塵埃落定,但非建制派、建制派和政府均不會忘記香港尚未找到出路,反修例示威更加未見終點。但區議會選舉的確讓人反思,是否還有許多人未盡他們的責任,善用各種和平而合法的方式,為這個社會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