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彈劾案抵參院 陪審議員能否「公正無私」?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美國眾議院通過彈劾總統特朗普將近一個月,周四(16日)終於將條款呈交到參議院。特朗普成為繼安德魯約翰遜及克林頓後,第三名被國會審訊之美國總統,寫下歷史一頁。民主黨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為隆重其事,簽署彈劾條款時,更每簽一劃換一支筆。就連七名彈劾管理人攜着彈劾條款文件,由國會警衞官護送,從眾議院穿過國會大廳到達參議院,都引來全國直播。同日首席大法官羅伯茨(John G. Roberts)正式宣誓,將主持參議院之彈劾聆訊,並為院內99名將擔任陪審員之參議員監誓,承諾將在聆訊中保持「公正無私」。

「公正無私」雖然崇高漂亮,然而大部份參議員對彈劾之取態明顯跟隨政黨立場,參議院既由共和黨掌控,最終彈劾結果也幾乎可以預料。不過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亦盤點八名關鍵參議員,當中相信有個人利益考慮,勢將左右此場彈劾聆訊。艾奧瓦州參議員恩斯特(Joni Ernst)為其中一名被CNN點名之共和黨人,由於出身中西部搖擺州份,其一直走中間低調立場,於今次彈劾聆訊勢將面臨壓力。另一名共和黨參議員賈德納(Cory Gardner)將於今年謀求於科羅拉多州尋求連任,然而科州近年愈趨轉藍,更在上屆總統大選中投向希拉里,其在聆訊上之投票取向,亦勢將影響連任機會。而田納西州參議員亞歷山大(Lamar Alexander)年底退休沒有連任壓力,亦被視為有較大空間隨其個人意向行事。

個人選情或影響議員彈劾意向

另外緬因州參議員柯林斯(Susan Collins)亦被喻為共和黨中最後之溫和派。於2018年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參院聽證會中,獲提名人卡瓦諾(Brett Kavanaugh)身陷性侵指控,柯林斯由於對受害女性表示同情而曾被視為關鍵游離票,可能反對特朗普之提名。雖然其最終仍然投下贊成票,但於今次彈劾聆訊中支持傳召證人,被視為可以爭取之潛在對象。至於在卡瓦諾任命中投下反對票的阿拉斯加州參議員穆爾科斯基(Lisa Murkowski),亦是共和黨內特立獨行之少數。加上2012年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羅姆尼(Mitt Romney)自當選猶他州參議員以來,一直對特朗普直斥其非,傳召證人以及眾多聆訊程序因而也存在一定變數。

美國總統特朗普彈劾案中,7名將代表眾議院參與聆訊的眾議員步入參議院議事廳。(AP)

在此各個黨派、評論人、媒體之分析及言論中,從一開始已將此場彈劾聆訊當成一個政治盤算,對於總統是否濫權瀆職、議員是否公正無私不提任何興趣,似乎總統、議員為自己個人權位及利益行事,已是常態。此場彈劾大龍鳳歸根究柢之主因,是特朗普利用抽起對烏克蘭的一筆軍事援助款項,以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施壓,要求其調查今年大選潛在對手拜登及其子於烏國之生意往來有否涉及貪污,此明顯是足以彈劾之濫用職權行為。沒有政黨立場的政府審計局(GAO)周四指出,特朗普抽起撥款乃違法之舉,亦有如為彈劾案再添柴火。共和黨人堅稱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特朗普瀆職,反指民主黨人之指控是純粹黨派之爭,只怕自己亦難脫污名。至於民主黨,不但民間正反意見不分上下,他們亦明知共和黨控制之參議院通過彈劾之機會甚微,仍兵行險着而發動彈劾,到底多少是為年底之全國大選,確實惹人懷疑。

誠然,不少政客爭名逐利。不論是特朗普之「通烏門」、民主黨人之彈劾案、共和黨游離參議員,或多或少都為自己之權位盤算,為此不惜打撃對方陣營,當中手段有明有暗。權力愈大滋生之腐敗亦愈大,美國之開國先賢亦因此絞盡腦汁,建立一套權力分立之政治制度以制衡當權者。其中《美國憲法》第一條及第二條第四段,便確立了國會對總統之彈劾權,亦是知道與其寄望「公正無私」之個人,倒不如建立一套不致國家墮入暴政或動盪,得以行穩致遠之制度。因此此場彈劾就算被批評為政客黨派之爭,共和、民主兩黨亦未曾有半句質疑先賢寫下之彈劾制度。此場風波雖再次看穿了政客爭名逐利之本質,然而當彈劾聆訊告一段落後,不論受審者特朗普還是審訊者參議員,之後亦也不得不接受最終之審判者——三億多美國選民之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