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嶺「隔離營」朝令夕改 防疫措施須思慮周全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示威者不滿政府將粉嶺暉明邨改裝作「隔離營」,周日(26日)於屋邨附近一帶設路障堵路,甚至向邨內兩大廈投擲汽油彈縱火。無論訴求為何,也不能合理化此種極端手法,但事件同時反映政府防疫部署不透明甚至朝令夕改,面對市民不滿,政府必須深切反省。

政府周六(25日)宣布,除聯絡非政府團體徵用度假村,亦安排房署未入伙的粉嶺公屋暉明邨,改裝作臨時地方供隔離緊密接觸者,或安排予醫護人員之用,翌日亦陸續將起居物資如被鋪送抵該邨。然而,部分附近居民不滿政府沒有充份諮詢,擔心將受疲症殃及,當天下午開始堵路,傍晚更有示威者投擲汽油彈至屋邨大廈大堂。晚上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發表聲明,指政府已知悉北區居民關注,將於周三應邀至北區區議會進行講解。

港府今日(25)在記者上會宣布,會改裝房署未入伙的粉嶺公屋暉明邨,以便有需要時隔離緊密接觸者,或作醫護人員臨時宿舍。(陳旭明提供)

火燒暉明邨 全因政府失信於民

社會絕對不能接受任何暴力、激進行為,任何理由亦不能合理化如縱火般的行為。示威者若借防疫問題來延續反政府示威,更是不要得。但也毋庸置疑,居民對隔離安排的反感,亦反映社會對政府防疫工作已陷入信心危機。諸如是次北區示威的不僅止抗爭常客「黃絲」,連不少曾支持政府施政的「藍絲」亦前往反對,不少網民戲稱政府的舉措「connect」黃藍,政見迴然不同的市民對「隔離營」空降其區大感不滿。一葉知秋,北區市民的反應折射出政府防疫工作失信於民。

北區居民反應或許出於「鄰避」心態(NIMBY,即Not in my back yard),即居民只激烈反對厭惡性設施出現於其社區當中,若設施改於他區出現則不會有此同感。但與此同時,政府在事前完全沒有與北區居民溝通,只在示威後才倉促答應落區諮詢,對受影響的北區居民欠缺應有的尊重。在徵用地方防疫這些敏感事情上,與持份者充足溝通尤其重要。政府若未能照顧地區居民的情緒及接受程度,明顯是政治敏感度不足,為目前的氣氛再添油添火。

粉嶺暉明邨26日下午開始約有100人聚集,有黑衣人用水馬及雜物堵路。有居民表示,下午目擊有醫療用品車進入邨內,不滿政府未經諮詢便作出決定。(麥凱茵攝)

更重要的是,這邊廂政府宣布將應邀出席區議會「補鑊」,那邊廂特首林鄭月娥兩日後(28日)卻宣布停用暉明邨作隔離用途。林鄭雖然解釋停用原因為大廈受嚴重破壞,並非因居民壓力而轉態,但她同時解釋,經考慮後認為公共屋邨「不適合作為檢疫中心的設施,所以目前並無任何未入伙的公共屋邨在我們考慮作為檢疫中心之列」。假若防疫部署竟於短短數天內朝令夕改,更見政府在應變上如何進退失據、方寸大亂。

打從上周新肺炎愈見肆虐之初,不論是遲遲不願全面要求高鐵旅客作健康申報,或是直至最近收緊本港入境管制,政府一路以來的防疫工作教人有「嘆慢板」的印象,不但未能適時跟上事態發展,應變工作更像是猶豫不決,既與鄰近澳門的果斷進取形成強烈對比,而且經常在數天內改變措施。更何況港府在過去半年處理反修例風波時,早已令不少市民失信,政府的抗疫工作在政治上本就舉步為艱,其實無空間在小事上「失分」,政府在日後務必要加以小心。

區議員角色同樣重要

假若疫症升級,本港度假村的空間有限,政府始終須增設檢設中心。不論優先利用如房委會公屋或社會福利署旗下設施,或是利用市面上酒店空間,政府亦須面對地區居民的強烈反對。針對這問題,政府的解說及溝通等工作固然重要,但各區區議會的角色同樣關鍵。「鄰避效應」是人之常情,但若事態發展嚴重,社區共同承誓抗疫的責任亦是無可厚非。各區區議員除了反向政府反映居民意願之外,亦須協調政府具迫切性的抗疫部署,盡量協助向居民解說,甚至預備心態以共渡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