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幼稚園結業「第一滴血」 軟肋在學前班?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2012年創校的屯門宏廣國際幼稚園因學前班退學人數多達八成,再加上租金增加,財政情況無以為繼,故校董會決定本學年完結後會結束營運。事件引起社會熱議,一方面學前班對幼稚園的財政狀況影響不少,但另一方面即使學前班收費昂貴仍然大有市場。這背後反映的究竟是什麼社會問題,又可怎樣解決?

疫情襲來的蝴蝶效應波及多個行業及市民生活的多個層面,教育界也不能倖免。由於疫情導致餐飲業、零售業、旅遊業等眾多行業受影響,有幼兒家長因收入削減而重新考慮孩童學前教育的選擇。亦有家長或會因為擔心幼稚園的聚集傳播風險,而選擇退學。

幼稚園需為財政負責

財困的屯門宏廣國際幼稚園可謂疫情影響下的「第一滴血」。130名N班學生中,退學人數高達100人。再加上租金高企,雖全校職員均降「半薪」,仍是不敵壓力,宣布夏天結束運營。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早前的調查顯示,有四成學校面對極大營運困難,且有兩成學校面臨倒閉。教協副會長關淑儀指,曾收到部分幼稚園要求員工減薪或放無薪假期,甚至裁員。

目前幼稚園雖然並不包括在義務教育階段內,但政府透過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為幼稚園提供不少資助,有助其財政穩定。再者,教育局早前按學生人數,為幼稚園在停課期間提供資助。不少資助幼稚園未有因停課而出現退學潮,顯示政府的資助與幼兒的受教育情況以及幼稚園的運營密切相關。然而,俗稱N班的學前預備班不受免費幼稚園計劃資助,在疫情期間財政首當其衝。當然,幼稚園需為其財政狀況負責任,但疫情下百業蕭條,政府按需要、有原則地提供適度支援,也是可以。

宏廣國際幼稚園成疫情下首間結業的幼稚園。(資料圖片)

學前班有價有市

目前政府資助主要為幼稚園K班,若然擴大至N班,不論在準則及財政上均不容易。但另一方面,當局亦要明白目前幼兒教育的確出現N班需求,以及過度低齡化的現象。近幾年不但幼稚園多設收費不菲的N班,更有不少遊戲組(Playgroup)。這些課程一方面為雙職父母承擔了照顧幼兒的支援,分擔了社會責任。比如多達800逾間幼稚園開設的「長全日」班,由上午8時至傍晚6時,甚至可延長至晚上8時。另一方面這類班級大行其道也因為部分家長不願幼兒「輸在起跑線」,也反映了政府的育兒政策過度缺乏下,商業育兒機構承擔社會家庭責任的畸形狀況。

今次疫情的衝擊或許是一次契機,檢討香港的學前教育狀況。在規劃方面,政府一直未有將幼稚園納入免費教育之中,目前27%幼稚園不在「免費幼稚園計劃」,以致不同幼稚園教育環境、資源和收費等可以存天壤之別。不同資源的學前培訓班容易令家境富有者有更大機會進入心儀幼稚園及小學,引起教育不均等問題。政府若能建立良好的津貼支援,均衡幼兒教育資源,或能改變這種不公。

長遠來說,想要改變幼兒教育低齡化、普及化及競爭化的現象,需要的是整個社會風氣心態的改變,讓教育重新扮演打破階級壁壘、促進社會流動性的角色。政府亦應負擔起加諸在幼稚園身上的社會責任,避免大部分雙職家庭、基層家庭因無瑕顧及兒童而將幼稚園學前班視為工作與幼兒照顧的平衡中介。目前,政府育兒政策缺乏,不僅職場的家庭崗位其實仍然嚴重,育兒假難以實施,正規託兒服務也嚴重不足,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和互助幼兒中心等暫時託管兒童服務,全靠熱心的義工參與,服務數量和質量都難以保障。當政府提供足夠充足的幼兒託管及教育,才能減少家庭資源不同帶來的教育不均,減少市場上不必要幼兒課程的開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