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明Teen計劃」是主菜還是頭盤?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周一(22日)公布「共創明Teen計劃」,對象為2,000名中一至中三基層學生。項目包括師友配對、機構參觀、一萬元資金支援、基礎訓練和團體活動,焦點在於徵集得到精英運動員做星級導師以及空中暢遊。

司長作為領導「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而且在記者會上提及這個計劃是落實李家超政綱中的「推行解決跨代貧窮的試驗計劃」,我們對計劃的評價必然在於它跟實現擺脫跨代貧窮的目標有多遠。

友師互動、技能課程等對受惠學生前途有一定幫助,例如學生在工作影子活動體驗其嚮往的職業,助其立定志向,埋下改變的種子。但餐湯本身也要足料,包括政府要嚴選友師,亦要鼓勵師友之間在一年期計劃後保持聯繫,到學生數年後學有所成,成為友師工作機構的實習或正式員工,就可從努力改善家庭生活。

陳國基指,計劃會先揀選2000名初中學生,只要他們屬於弱勢社群、尤其是居於劏房,向他們資助10000元,安排「友師」理財及規劃人生。(梁鵬威攝)

只為部份顧客提供了餐湯

然而,相比起萬計貧窮兒童和青少年,首批2,000學生是杯水車薪。我們不妨用餐廳廚師來做比喻解決跨代貧窮:現時廚師只是為部分顧客烹調了餐湯,並不能幫助顧客真正「醫肚」。跨代貧窮境況固然體現在個人,即學生長大成人後未能超越其父母輩的社會階層,但脫貧不成的原因不全然是個人因素,社會經濟制度不能忽視。這包括教育選擇少,以致學生未能擁一技之長擇業,或者是青年起薪點低,或者是劏房租金吃掉家庭主要收入等。

陳國基在記者會中提及,有很多現在很成功的人士出身貧窮,成功是因為懂得努力,所以要教導學員這件事。這段話多少帶出司長把貧窮個人化,真象較他想的複雜得多。解決跨代貧窮不只是改變學生人生觀這麼簡單,是整個家庭的事,縱然這計劃已要求家長一同參與評估和促進親子溝通技巧的講座,但很多時候兩代溝通不良是果,因是家庭長期問題,例如家人有病患,人口較多而疏於照顧,或者父母工作不順而遷怒於子女。

政府於2008年4月成立兒童發展基金,非政府機構和學校可申請撥款營辦計劃,支援來自弱勢社群的兒童發展。(資料圖片)

擺脫跨代貧窮涉及制度因素

正如廚師提供了餐湯過後,應該要有更多菜式在後頭,政府也應該牽頭帶領學校、社福機構和友師合作處理家庭需要,例如轉介醫藥援助、廉價託兒服務或者是助父母尋找工作,透過改善家庭狀況,讓學生可以放下憂慮學習,探索志趣。否則一年之後,不少受助學生的生活將打回原形,加上制度環境未改,失落感會更大。

若論擺脫跨代貧窮的主菜,那就是教育、房屋、社福和勞工政策。政府應該增加職業專才教育,大學承認更多技能為本的課程和考試,廣建公屋,提升最低工資等。顯而易見,這不是師友和學習課程層面,或者是一次空中暢遊可以處理的。

相信「共創明Teen計劃」不會是行動小組的唯一工作,但政府之後會有什麼板斧讓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政府在周一的記者會沒有交代,猶如前文提及那位只弄了餐湯的廚師般。跨代貧窮既有個人因素,但個人因素也離不開家庭和制度因素。如果到了施政報告也不見到主菜推出,那不但顧客會拍案離場,貧窮也只會代代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