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西補選.01出題】安老支援不足、宿位等到死 候選人點睇?

撰文:徐嘉蒓
出版:更新:

香港人口持續老化,據2016年統計署中期人口統計,65歲及以上的人口佔整體人口16%,年齡中位數亦由1961年的23.2歲,上升至2016年的43.4歲。
另一邊廂,政府現時安老政策以「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為方針,但不論社區照顧或院舍服務,常被批評服務不足、輪候需時。
《01社區》近日就不同安老議題向五位立法會九龍西補選候選人查詢。被問到如何改善安老政策,伍廸希、曾麗文及馮檢基提出不同覓地方法建安老院舍,李卓人則認為應加大社區照顧服務,陳凱欣則沒有正面回應。

過去十年,有約5萬人在輪候資助安老院舍宿位期間逝世。﹝資料圖片﹞

本港安老服務主要分為社區照顧及住宿照顧兩種,社區照顧服務包括長者日間護理中心、綜合家居照顧服務、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等;而住宿照顧則包括津助安老院舍、合約院舍及私營安老院等。

但這些服務平均最少需輪候10個月,根據社會福利署最新數字,截至2018年10月底,在長期護理服務中央輪候冊上,分別有12,009人及40,425人正輪候各類型資助長者社區照顧及住宿照顧服務。而在過去十年,共有53,081人在輪候資助安老院舍宿位期間逝世;在2013至2017年,共有172人在輪候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期間逝世。

在芸芸安老服務中,五位立法會九龍西補選候選人又會認為哪一項服務應優先調撥資源、提供更多服務名額?他們又會提出甚麼對策改善現時安老政策?

伍廸希建議政府善用大灣區機遇,讓部份長者搬至大灣區生活,然後收購其持有物業兼轉為公共房屋,再出租予年青家庭。﹝資料圖片﹞

倡長者搬大灣區  收購物業予青年

無黨派的伍廸希認為社區照顧服務不足在於缺乏人手,與院舍服務欠缺地方相比,問題更易解決。他建議政府投入資源、訓練人手,善用屋邨公共空間,提供社區照顧服務。他又主動提到,政府應善用大灣區機遇,讓部份長者搬至大灣區生活,然後收購其持有物業兼轉為公共房屋,再出租予年青家庭,「可令社區更有生氣,鼓勵互助風氣。」翻查伍廸希政綱,他曾提出在大灣區建立養老設施及公營醫療服務,並讓港人在當地依本港醫管局水平收費。

前民協成員馮檢基認為院舍服務輪候情況最為嚴重。他提出政府在興建公屋及賣地予私人發展商時,加入條款,規定需提供一定數量的院舍宿位服務,「只要政府肯做,今日決定,聽日就可以做到(解決院舍輪候問題)。」

報稱獨立的曾麗文也提到安老院舍服務不足的問題,而她建議政府應立即將已殺校校舍重建為安老院舍,相信可滿足全部輪候服務的老人家。

至於沒有正面回答查詢的食物及衛生局前政治助理陳凱欣,其政綱提及要增加公營護理安老院舍宿位數目,縮短長者輪候時間等措施。

李卓人認為,增加社區服務及院舍服務,不是優先的問題,而是政府應按比例投放資源的問題。﹝資料圖片﹞

擴大院舍空間 提升長者入住意欲

工黨的李卓人批評政府沒有承擔安老服務的責任,依賴私營服務,應定期檢討安老服務規劃比例、投放資源。他認為當較多長者意欲居家安老,就應加大社區照顧服務名額,減慢入住院舍。

他稱長者願意入住津助院舍,因為其人均面積平均超過17平方米,如政府願採納由工黨、立法會議員邵家臻及民間團體提出的「8+8方案」,即院舍寢室及活動空間各有8平方米要求,並按人口規劃在新建公屋的其中一層,及利用閒置土地興建津助院舍,可加快輪候,解決院舍供不應求的問題。

針對院舍人手不足的問題,李卓人建議政府改善安老服務從業員的工作待遇、薪酬及晉升階梯,盡快減慢人手流失至中介公司。

《01社區》就不同安老議題,如退休保障、院舍及社區照顧服務、貧窮等,向五位立法會九龍西補選候選人查詢。在投票前,詳看【九西補選.01出題】系列報道,了解候選人們更多倡議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