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啟德河】東頭邨出現「藝術裝置」  真實用途原來係…...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政府自2011年開始,進行啟德河改善工程,將位於市區的啟德明渠美化,仿照韓國的「清溪川」,打造一條綠化河道走廊,供市民觀賞享用。該處周邊一帶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日東頭(二)邨附近出現了一個新式「藝術裝置」,與周邊的老舊屋邨環境格格不入,居民均感十分好奇,紛紛猜測到底裝置有甚麼用途?

政府自2011年開始進行啟德河改善工程,將位於市區的啟德明渠美化。(資料圖片)

總長度2.4公里的啟德河,是東九龍其中一條主要排洪渠道,過去因污染問題,曾被指常常傳出惡臭。早年開始的啟德河重建及改善工程,除了要提升它的排洪能力、預防水浸,亦進行了美化和活化的工作。根據區議會文件,當中包括在河床旁邊加設魚洞穴及導流板,亦會種植10多種植物,營造綠化景觀。當所有工程完成後,市民可在河道兩旁或行人橋上欣賞景色,政府亦選定了四個河道旁較佳的觀景位置,今次的「藝術裝置」就位於其中一處。

黃大仙區議員李德康指出,位於東頭(二)邨對出彩虹道旁的新設施,其實是個觀景台,同時也是個巴士站,雖然現時並未啟用,但已令有不少居民感到好奇。他表示,該觀景台將用上透明天幕設計,利用自然光,令市民可一面等車,一面欣賞啟德河景色,而且觀景台是「只此一個」,區議會沒有透露觀景台的單一造價,但其設計別出心裁,「兩條主要白色絲帶,其實分別係啟德河工程前同後嘅地圖……巴士站上蓋多數都會由巴士公司去起,款式大同小異,所以居民都覺得幾新奇。」他認為,只要工程造價合理,社區中有多些新穎而實用的設施也是件好事。

渠務署發言人表示,啟德河改善工程除了活化昔日的啟德明渠外,亦在彩虹道下建造一段長約400米的箱形暗渠增加排洪能力,由於工程需要臨時遷移彩虹道的巴士站方便建造箱形暗渠,黃大仙區議會在設計階段已要求渠務署重建巴士站時,同時增設額外巴士停車處,以改善以往因巴士上落客而影響交通的情況,因此該署在河邊建造一段觀景台平台,既可為重置的東頭(二)邨巴士站提供足夠空間增設巴士停車處及改善該段行人路,亦可讓市民近距離欣賞河景。發言人指,建造觀景台及相關設施的額外工程費用約為180萬元,並預計於2018年底開放給市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