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暴雨】暴雨即變澤國 菜農雨季前搶收避劫:浸半日就失收

撰文:廖俊升
出版:更新:

昨日天文台發出今年首個紅色暴雨警告訊號,香港廣泛地區出現水浸,有農夫表示,連日暴雨令農場招致損失,惟現在仍無預防措施應對天災,「一有黃雨、紅雨就浸晒啲菜。」他們說,即使政府有緊急援助基金也無補於事。

每逢風雨季節,一眾農民便擔憂,一旦狂風暴雨到來,或令農作物失收。粉嶺滿記有機農場的負責人何滿義在坪輋山雞乙下村有約六萬平方呎的農田,種植有機蔬菜。何滿義說,連續兩日的暴雨,也讓農場部分作物招致損失,「今次都浸咗一部分。」而歐羅有機農場負責人黃如榮也表示,雖然是次暴雨維持時間短,但都有積水,幸好不太嚴重。

天文台昨日(21日)發出今年首個紅色暴雨警告訊號。(資料圖片/ 香港01記者攝)

防不勝防 農民:一落黃雨、紅雨都會浸

何滿義續指,由於坪輋河流的渠道淤塞,一有大雨就會造成嚴重水浸,浸死大量蔬菜,「一落黃雨、紅雨都會浸,冇得預防。」即使昨日的雨勢並沒有持續太久,只下兩、三個小時的雨,也足以令到農田變成澤國,「落一陣都會浸。」他表示,一旦落起暴雨,水位即會有人一樣高,浸死所有蔬菜。

黃如榮就認為,幸好這次雨水來得快退得快,雖有積水但轉眼已退水,而且有部分蔬菜已經搶收後賣出市場,「如果浸耐啲,大約半日就會失收。」同時大部分冬天農作物已經收割,故影響不大,「冬天作物較怕雨水,例如係蕃茄,但已經收咗一大部分;夏天植物耐水性強,𠵱家已經開始種緊。」

雨季將至如臨大敵

雨季來臨,農民可以如何應對?現時黃如榮有對種植作風險評估,然後分批種植,種植易毀的大型植物時,也種一點較難受破壞的小農作物,「大嘅浸死咗,仲有細嘅農作物可以賣去市場。」同時他會研究如何加固農地設置,保護農作物。

何滿義則嘆地理位置讓他無可奈何,他直言即使加了簷篷都沒有用,只盼政府能盡快疏導淤塞渠道,以紓緩風雨來襲時對農地的破壞,「啲水從上游沖落嚟,坪輋河流嘅去水唔係好得,如果政府再唔整,一落大雨都係會浸。」他說,2001年搬進坪輋設立滿記有機農場時,政府已經跟他說會疏導流水,但拖延至今天都未處理,「當時話準備搞,但只係準備,都冇搞過條河,遲遲未搞。」

何滿義指一下暴雨便會淹沒農田,「兩、三個鐘就浸晒,落一陣都唔得。」(資料圖片/ 廖俊升攝)

風雨季節並非好事

一般打工仔或莘莘學子或期待「打風假」,但對於一眾農民而言,他們卻寧願天天好天氣。去年六月颱風暴雨襲港,滿記有機農場有一半農地被淹;而九月超級颱風「山竹」來襲,更將滿記6萬多呎的菜田農作物全部摧毀,損失超過十萬元;歐羅有機農場情況同樣嚴重,去年八月尾的一場紅雨,將20萬呎農田的七成農作物浸死,而「山竹」更將農場的設施吹爛,「將十年建設吹倒,損失50萬。」。因此暴風雨對菜農來說可謂一場惡夢。

政府設有補償 農民:寧願無風雨

漁農自然護理署現有設立緊急救援基金,作出損失農作物或禽畜的復業補助,蔬菜及其他農作物以每斗種1,870元(包括購買土壤改良劑的220元及僱用額外勞工的446元)補償,最高可達11,220 元(6斗種);而農場建築物損毀或嚴重損壞,則可按重建成本的50%評算補助金,最高可達26,460元。即使政府對農民有補助,何滿義卻寧願平平安安種田,「寧願冇事,紅雨黑雨就做餐死,要執返啲(沖走嘅)瓜菜;又有魚沖落嚟,同埋要扶返正啲菜。」黃如榮則表示,補助金額能夠稍作幫補,但作用不太大,「心意嚟啫,補助幾千蚊買種子,但我設施爛晒損失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