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管教SEN兒童壓力增 逾四成受訪家長承認會打罵子女

撰文:呂凝敏
出版:更新:

疫下學童因停課容易影響學習進度,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更甚。防止虐待兒童會於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間,以問卷形式訪問145名家長,了解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及其照顧者的需要,當中有121名家長的孩子正等候評估或已評估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結果顯示,有八成半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因疫情而增加管教孩子的壓力;在等待評估或已評估組群的家長中,超過四成家長(52人)表示當與孩子發生衝突時,會以打罵方式處理,可見體罰的情況普遍。

有八成半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因疫情而增加管教孩子的壓力。(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作為照顧者,受訪家長在過去一年的主要育兒壓力指數平均是4.3分(5分為滿分),屬偏高水平。疫情下兒童需長期留在家中,活動需要得不到滿足,而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更需要活動空間去發洩精力及排解負面情緒,有八成半受訪者(103人)表示過去一年因疫情而增加管教孩子的壓力。八成受訪者(97人)均表示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最令他們感到壓力,其次是學業問題(78人)及沉迷電子產品問題(76人)。

隨着疫情逐漸穩定,學童分階段復課,有受訪個案的家長反映,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孩子在疫情期間缺少訓練,即使有網課,孩子亦難以專心學習,耽誤學習進度,由於他們比一般學童需要更多時間重新適應校園生活,預料復課後孩子將面對重大的功課及考試的考驗,為了讓孩子盡快跟上進度,家長也擔任督促孩子學習的角色,增加相互間的角力和壓力。

隨着疫情逐漸穩定,學童分階段復課,有受訪個案的家長反映,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孩子在疫情期間缺少訓練,即使有網課,孩子亦難以專心學習,耽誤學習進度,由於他們比一般學童需要更多時間重新適應校園生活,預料復課後孩子將面對重大的功課及考試的考驗。(資料圖片)

家長直言每日要「鬥智鬥力」感吃力

家長常在管教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時遇到困難,引發親子衝突,有部分照顧者更使用打罵等極端方式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在121名等待評估或已評估組群的家長中,超過四成家長(52人)表示當與孩子發生衝突時,會以打罵方式處理,可見體罰的情況普遍。防止虐待兒童會指,更令人擔憂的是,在等候評估的組群(14人)中,七成被訪者(10人)會使用打罵方式處理親子衝突,較已接受評估的組群(107人)的四成人(42人)高出三成。另外只有7%等待評估組群被訪者會尋求專業協助,較接近三成半(36人)會尋求專業協助的已評估被訪者少。

有接受個案訪問的家長直言,與孩子相處時,因每日都要「鬥智鬥力」而感到吃力,過往以打、罵、罰的方法仍未能達到所想效果,及後家長透過參加中心的親職教育活動,認識了同路人並互相鼓勵和提升管教技巧,這有助舒緩其情緒壓力,學習以不傷害孩子的方式處理親子衝突。

受言語傷害 被老師改花名「老鼠屎」

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亦可能因面對被歧視而受到心靈傷害。問卷結果反映,超過五成被訪者(64人)表示孩子有因為懷疑有特殊學習需要的情況而受到歧視,其中接近八成(50人)受朋輩歧視,另有六成多(41人)及五成多(33人)反映在學校及公眾場所受到歧視。

有受訪家長表示,孩子在學校及公眾地方都有受到言語傷害,例如學校裏未必所有老師都掌握學童的特殊學習需要情況,有老師覺得其孩子存心搗亂,破壞整班的學習氣氛,影響他人學習進度,因而經常責罵甚至改其花名為「老鼠屎」。另外孩子有機會在公眾場所,例如車廂內做出一行令公眾不解的行為,引來批評,這些批評及指摘不但對家長造成壓力,也損害兒童的自我形象,影響心理健康。

此外,有121名正等候評估或已進行評估的組群中,有六成五(79人)認為等候評估時間過長,有七成受訪者的等候評估時間超過1年或以上(等候評估時間需13至24個月的有42%;25至36個月有17%;37個月或以上有11%)。

在已進行評估的組群(107人)裏,認為「校本服務支援不夠」、「面診時間太短」和「只提供短期服務」的分別為53%(57人)、41%(44人)和35%(37人),受訪者認為頭三項需要增加的支援服務,分別是「針對孩子需要的能力提升小組」(66%)、「經濟援助」(64%)和「發展潛能的興趣班」(64%)。

有受訪的家長表示,因外間的訓練費用高昂,以言語治療人例,平均$500一堂(50分鐘),若以每星期一次計算,該家庭便須額外負擔$2,000元,再加上其他特別專門治療,藥物及訓練希望政府提供經濟援助,支援特殊學校需要學童的訓練,費用每次以千元計。疫情期間,到校服務暫停,家長要向外尋求服務,大大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

防止虐待兒童會建議,政府應增撥資源在SEN評估服務上,以縮短評估輪候時間,讓有需要學童及早接受評估和治療;團體亦促請政府增加大眾及學生對特殊學習需要的認識,以推廣平等尊重的態度,協助SEN學童融入社會,學校亦應建立關愛共融的校園文化,減少對SEN學童的標籤,著重發展學生的潛能,宣傳互助、包容的校園環境。此外,家長亦應調節對孩子的期望,接受孩子疫下在學業上可能出現倒退的情況,並應主動尋求同路人或家長支援服務,以獲得情感及經驗支援,關顧自身的身心需要,學習自我放鬆及減壓方法,如遇上管教困難或發現自身情緒越來越差,應尋求專業人士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