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廿八|救世軍細數歷年回收箱奇怪物品:吃剩榴槤、有蟲電飯煲

撰文:曾鳳婷
出版:更新:

年廿八洗邋遢,去舊迎新是迎接新年的傳統。在大掃除的日子中,人們習慣丟棄家中的雜物,容易造成浪費。有逾60年回收經驗的慈善機構救世軍指,新年是其中一個回收高峯期,多年來曾回收到不少奇怪物品,例如吃剩的榴槤,令強烈氣味殘留回收箱內,亦試過回收到留有米飯的電飯煲,一打開便有蟲爬出,場面嚇人,呼籲市民捐贈物品時要注意衞生。

+1

救世軍循環再用計劃早於60年代開始,當時與本港發生的一件重大事件有關。50年代,大批內地難民湧港,並於九龍北部山邊多處搭建木屋區,有近25%人口聚居該處。然而,1953年石硤尾木屋區發生火災,使5萬多名災民無家可歸。為了向災民提供衣物,救世軍在大坑東平價中心籌集物資,運往災區幫助災民,其後把回收計劃恆常化,有系統地處理由市民捐出的衣服及物資。

救世軍循環再用計劃現有超過200個的回收點,主要回收全新或潔淨完整的二手衣服、鞋、手袋、及小型家庭電器等物品。救世軍會把捐贈物資運送回到循環再用計劃的倉庫,再由分類及定價部的團隊進行清潔和測試功能。相關捐贈物資透過社工協助弱勢社群,例如獨居長者、申領綜援人士及露宿者等申請領取物資,以及把部分物資運送至救世軍轄下家品店,讓大眾以較相宜的價錢購買,全數收入會用於支援其他弱勢社群。

救世軍循環再用計劃總監陳國明指,每逢新年及換季時候便是回收高峰期,每日一個回收點有逾80人捐贈物資。新年前夕,救世軍會增加車隊運輸物資到倉庫的頻率,以應付龐大的回收量。(曾鳳婷攝)

去年回收總量回落 仍逾3,000噸

救世軍循環再用計劃總監陳國明指,每逢新年及換季時候便是回收高峰期,每日一個回收點有逾80人捐贈物資。儘管在疫情下,回收數量有所回落,但去年的總量仍然達至3,620噸。新年前夕,救世軍會增加車隊運輸物資到倉庫的頻率,以應付龐大的回收量。若市民的捐贈物品多於5袋大紅白藍膠袋,亦可選擇撥打熱線,讓他們安排職員上門回收。

若市民的捐贈物品多於5袋大紅白藍膠袋,亦可選擇撥打熱線,讓他們安排職員上門回收。(曾鳳婷攝)

全球氣候變化大 夏季衣物需求殷切

經歷多年的回收經驗,計劃亦曾收到一些不適當的物品,「最深刻係收到食剩嘅榴槤,因為啲氣味留咗喺回收箱入面,所以同事要好好清潔,個箱都要隔幾日先可以再用」。他們亦試過收到一個有米飯殘留的電飯煲,運輸至倉庫時,甫打開便有蟲爬出,最終需要請清潔公司處理及清理回收箱內部。

陳國明提醒市民在整理回收物件時應多加留意,尤其在疫下,大眾更重視乾淨衞生,故希望市民能在捐贈前先初步清潔物資。(曾鳳婷攝)

陳國明提醒市民在整理回收物件時應多加留意,尤其在疫下,大眾更重視乾淨衞生,故希望市民能在捐贈前先初步清潔物資,如一些二手內衣、玩偶、床上用品及食物便不應回收處理。陳國明指出,現時全球氣候變化大,基層對夏季衣物的需求較大,呼籲市民若有不合用的夏季衣物不妨捐出,讓更多人受惠。

救世軍物資回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