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古洞何東夫人醫局 活化成生態研究中心

撰文:石恩彤
出版:更新:

發展局的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已推出六期,共22幢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被納入計劃。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11日)在網誌稱,政府正就該活化計劃進行全面檢討,將會精簡申請程序及為營運機構提供更多支援。
現時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在活化計劃下,提提供一站式技術支援,作為機構及部門之間的橋樑,以近日開幕的上水古洞「何東夫人醫局.生態研究中心」為例,協調多個政府部門及機構,使這座歷史建築能在符合各項要求下,得以活化。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後排右九)早前與嗇色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道長(後排右八)等,出席何東夫人醫局‧生態研習中心開幕典禮。(發展局圖片)

全面檢討活化計劃 到位支援營運機構

甯漢豪在網誌稱,早前出席「何東夫人醫局.生態研究中心」的開幕儀式,見證1933年落成的這座「何東夫人醫局」,活化成生態研究中心。她感謝各方多年來的支持,讓歷史建築得以保育和活化,期望將來有更多有熱誠的營運機構參與,為公眾帶來更多優質的活化項目,為進一步做好有關工作,政府會精簡申請程序及為營運機構提供更到位的支援。

她表示,政府現正就「活化計劃」進行全面檢討,並會諮詢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的意見,目標是在今年內落實執行優化措施。

活化計劃推動文物教育 新舊共融得來不易

政府於2008年推出活化計劃,透過與非牟利機構合作,保育、活化、善用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至今已推出六期,共22幢政府建築被納入計劃。文化保育專員蔣志豪指,第四期活化計劃的三個項目包括大坑火龍文化館、薄鳧林牧場已開始營運,屆時落成啟用的項目有13個。

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表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至今已推出六期,共22幢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被納入計劃。(發展局圖片)

他表示,在現代化建築及保留文物價值之間確是困難,例如活化後的建築需符合消防及建築物條例,亦需要符合無障礙通道的要求,項目必須有大規模的改動及加建。文化保育專員辦事處為此提供技術支援,幫助相關及部門之間溝通。

保育亦得符合消防條例

他以消防條例為例,辦事處聯繫水務署在何東夫人醫局附近加建消防龍頭,又聯絡消防處為設計團隊提供意見。在辦事處的幫助下,何東夫人醫局消防裝置設於新建的副樓,消防水缸放在地底,既可以符合消防條例,又大大減低改建歷史建築對其外觀的影響。

為符合建築物消防安全守則及無障礙通道的要求,活化項目如圖中的薄鳧林牧場新增一條可達至主樓一樓的斜道。(發展局圖片)
就消防裝置及消防供水缸的要求,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聯絡消防處提供建議予設計團隊考慮,最後,消防裝置設於新建的副樓,消防水缸則放在地底,以減少對歷史建築外觀的影響。(發展局圖片)

何東夫人醫局.生態研究中心上月開幕 保育自然生態

何東夫人醫局於1933年落成,為首批政府在新界興建的鄉郊診所,位於古洞,鄰近塱原。2009年12月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在2015年6月嗇色園獲選為其進行活化工程。

何東夫人醫局由兩棟樓高一層的主樓和平房組成。(發展局局長網誌圖片)

嗇色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義覺)道長表示,醫局活化為生態研習中心後,戶外空間保留了原有的果樹,亦設有生態池、中藥園圃及有機菜田,可以向大眾提供實地生物考察課程及體驗活動,如觀鳥、生態攝影、蝴蝶普查等,以推廣保育自然生態及可持續發展。

嗇色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義覺)道長表示,嗇色園獲選為何東夫人醫局進行活化工程,推廣保育自然生態及可持續發展。(發展局圖片)
醫局戶外的地方設有中藥園圃、有機菜田、稻米田等。(發展局圖片)
活化後,醫局設有生態實驗室、生物顯像館、展覽廳等。(發展局局長網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