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保暖變慢煮】暖貼、暖水袋安全? 醫生警告:容易低溫灼傷

撰文:黃桂桂
出版:更新:

踏入12月,五花八門的暖身產品開始出動,暖蛋、暖貼、暖水袋、電熱氈、發熱背心、發熱鞋墊,抵抗寒冷天氣,不過要小心變成溫水煮蛙,保暖變灼傷。有皮膚科醫生表示,皮膚長時間與40至50度的發熱產品接觸,可引致「低溫灼傷」,建議長者、小朋友及有皮膚病的市民都要小心使用。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表示,市民在使用暖身產品時,須留意其溫度及成分。他表示,人在冬天的反應會比較差,暖身產品慢慢發熱,未必能即時發覺,若皮膚長時間緊貼40至50度的發熱產品,已可導致「低溫灼傷」,令皮膚乾燥、發熱、紅腫,甚至生水泡。他強調灼傷未必需要好高溫,視乎情況而定,而溫度與灼傷的時間成反比,即溫度越高,引致灼傷的時間便越短。

(資料圖片)

陳醫生亦提醒市民要小心暖身產品中的成分,因為這些化學物質一來不乾淨,二來具腐蝕性,可直接灼傷皮膚。「見過有人將暖包放進口袋,不知道裏面的物質滲漏出來,結果被這些化學物質灼傷皮膚。」

他建議市民在使用暖身產品前,要先看說明書,留意原產地、安全性、使用方法、發熱時間等,使用時一察覺有異常,例如皮膚「拮拮哋」或發熱,便應立即停止使用。他又表示,老人家及小朋友因為皮膚較薄及保護意識較低,故使用時更應加倍留心,而一些患有濕疹,或皮膚有傷口、發炎的人更不應使用暖包、暖貼等貼身保暖產品,因容易引致細菌感染及令情況加劇。

患有濕疹的人士更應避免使用暖包、暖貼等保暖產品。(資料圖片)

暖包、暖水袋、電子發熱衣 各有安全隱患

冬天最多人使用的暖身產品有暖包、暖貼等,其成分包括鐵粉、活性碳、蛭石和食鹽,開封後,暖包內的鐵粉接觸到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分,會發出熱能,活性碳和蛭石具保水功能,食鹽則可催化鐵的氧化作用,令暖包持續釋放熱能。消委會曾建議,可黏貼的暖包不宜直接貼在皮膚或內衣內,應貼在外衣的內裡位置。

(李孫彤攝)

另一傳統保暖神器暖水袋,由於是直接注入熱水,而水的溫度往往高於75度,因此使用時更應加倍小心,萬一爆破,便會直接灼傷皮膚。消委會建議注水時不要注入剛煮沸的水,不能注得太滿,使用時亦盡量不要擠壓,以免熱水漏出。

(李孫彤攝)

現在市面上亦出現一些電子發熱衣,衣服內置發熱線,用家只需將USB連接便攜式充電器(尿袋),衣服便會發熱。不少電子發熱衣亦聲稱電源接口使用絶緣防水處理,可用水清洗。但理工大學前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跟《香港01》表示,將發熱衣放入水中始終不太理想,因為洗得多可能會弄壞發熱線,令發熱線之間有裂縫,引致電線短路,嚴重者會燒壞電線,發生火警,建議用家不宜過度清洗發熱衣。

(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