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墟市】辦墟市艱難 團體冀區會設工作小組 促政府簡化流程

撰文:鄧栢良
出版:更新:

為增加基層謀生空間及消費選擇、抗拒大集團壟斷市場,撐基層墟市聯盟過去多次與各區非牟利團體申辦墟市,惟申請墟市過程繁複,政府部門互相卸責或拒絕開放場地、過去區議會支援又不足,呈交的個案往往拖延大半年仍未有定案,且透明度低,導致扶貧及特色墟市難以紮根於社區,與政府所言支持「由下至上」的墟市發展政策背道而馳。
適逢新一屆區議會陸續召開, 撐基層墟市聯盟將過去地區墟市失敗經驗及建議方法,整理成「民間墟市指南」以及「墟市用地列表」,並於今日發佈會公開,供各區議員參考。同場有11區區議員出席支持墟市發展,表明有意在新一屆區議會開設墟市小組或相關委員會,持續推動政府簡化墟市申辦流程及設立墟市種籽基金。聯盟表示正積極邀請另外3至4區參與。

聯盟及一眾地區團體最後貼上各區議會的標誌在墟市牌匾上方,喻意期望新一屆18區區議會開設墟市及社區經濟工作小組,善用區議會資源,支援地區團體申辦各式墟市。 (鄧栢良攝)

政府部門欠溝通 申請手續繁複​

今日發佈會中,多個地區關注小組代表及區議員輪流發言,指出過往在地區申辦墟市困難重重,猶如「過五關斬六將」,主因是政府各部門溝通不足,部份職員不清楚處理程序、申請手續繁複且準則不一,又無統一部門或「對口單位」處理問題,民間團體需花費大量時間摸索程序。

申請過程費時失事 墟市開幕一星期前「被取消」 

葵青基層墟市關注小組代表楊佩艮指,上年初已申請5月舉辦墟市,當時食環署職員聲稱毋須區議會通過,惟墟市舉辦日子前一星期卻獲房屋署通知項目未經區議會審議而拒絕申請,結果要重新申請墟市。天水圍社區發展陣線楊健濱續指,團體要預早大半年時間申請,但往往無法知道是否申請成功,導致宣傳期較短,影響墟市成效。

墟市令居民消費多元化 發展社區經濟

離島區區議員郭平指出,區內逸東邨貧窮人口居全港首三、四位,惟生活成本竟比全港收入最高的灣仔高10至20%,全因大商場壟斷,「文具店都係得一間領展文具店。」郭平認為,區內有需要設立墟市,令市民消費更多元化,而且墟市有助凝聚社區人際關係,修補人與人的疏離感。荃灣區議員趙恩來表示,荃灣屬商場主導型社區,社區經濟反而不發達,有荃灣老村民種菜擺賣,經常遇到執法部門驅趕,往往「走得慢」就被告上法庭罰款,他認為如有墟市可提供空間予基層市民發展社區經濟。

墟市助基層營生 理想18區都有墟市

「小麗民主教室」劉小麗指出,香港未來有經濟下行之虞,設立墟市有助基層營生,紓緩經濟壓力。劉建議,如平日的墟市、熟食墟市能夠正常運作,即可考慮擴展墟市的類型,如推出「假日墟市」,「下年我哋可唔可以做到『五區十市』?」她認為,墟市與乾貨商店未必一定是處於競爭關係,有時可帶來協同效應,令雙方都得益。撐基層墟市聯盟計劃主任張延說,墟市是有扶貧效果,是低門檻創業機會,類似的非主流經濟可降低居民的生活開支。他相信,墟市可按區需要,定為每星期、隔星期一墟,或至少每月一墟。張認理最理想是18區都有墟市,惟各區區情不同,現時已有11區區議員表明支持墟市發展,聯盟正積極邀請另外3至4區參與。

區會設「墟市小組」  團體可找對口單位跟進

張延建議,區議會應增設一個「墟市工作小組」或相關委員會支援,政府亦應有「墟市專員」處理問題,民間團體便可找到對口單位跟進及商討申辦墟市的事宜,相信更有利推動「18區墟市政策」。張延亦促請政府盡快公開處理墟市申請的內部指引,可讓團體清楚籌辦墟市的準則。

「種籽基金」協助民間團體、基層參與

張延指出,現時民間團體申辦墟市,需要籌備資金向政府申請臨時食物製造廠牌照、消防證書及購買保險等,動輒需要數千至萬多元不等。聯盟期望新一屆區議會能夠向政府爭取更多資源,設立墟市「種籽基金」支持墟市發展,減省民間團體的資金壓力。楊健濱建議「種籽基金」可分為兩層,一層資助民間團體繼續籌辦墟市,另一層則資助有意成為墟市檔主的基層市民,如可有資金做宣傳,此舉可降低基層入場門檻,增加參與度。